林寄明有些不確定。
“黃豆都收到四文五文一斤了,苞穀一文五一斤,村裡人會同意嗎?”
趙玉珍望著他,“苞穀輕輕鬆鬆畝產上千斤呢,黃豆能嗎?現在種苞穀的沒幾家,販子收的也少,隻要勤快點,一家種上兩畝地好好飼弄,就算按畝產一千斤算,兩畝地種出來能賣三兩銀子了,你之前種了那麼多年水田,啥時候賣過這麼好的價?”
不算不知道,聽趙玉珍這麼一算,林寄明自己都想種了。
他終於知道女兒這麼會算賬是隨了誰。
媳婦兒深藏不露呢。
“行!”他站起身,“我去找裡正談一談,他要是同意了,直接將他叫來家裡。”
說完,大步出門去了。
知夏從屋裡出來。
“娘,你和爹剛才說啥呢?”
趙玉珍:“家裡留了不少苞穀種,我讓你爹去找裡正,低價分給村裡人種,年底按一文五的價錢收回來磨成粉,再以五文一斤賣出去賺個差價。”
知夏滿臉讚同,“好主意啊,村裡人能賺點,咱們也能賺點,也不用費多大勁,到苞穀豐收的時候嚷一嗓子,他們就全剝好送來了,反正咱們家有騾子有牛的,回頭再買個大磨盤自己加工就行。”
彆的買賣或許有風險,糧食買賣是不會虧本的。
實在賣不了那麼多,家裡牲口雞鴨都能吃完。
趙玉珍點頭,“就是這麼想。”
她也不打算分太多,分個兩百斤出去,大概能種個四十畝左右。
到年底一畝的苞穀按一兩五錢回收也就是六十兩,全部按五文的價賣出能賺二百兩,減去六十兩的本錢,也有一百四十兩的利潤,人工這些全部算進去,也至少能賺個一百三十兩了。
一年賺一百三十兩,很可觀了。
今年行情好的話,明年還能再增加。
不到兩刻鐘,林寄明回來扛了兩百斤苞穀種去了裡正家,裡正緊接著就在村裡下了通知,讓各家去一個代表到村口集合,他有事要講。
趙玉珍懷著身孕,不好往人多的地方擠。
五福和四海不在家,林寄明又要忙著給家裡的牲口弄吃食,再說裡正召集村民,肯定是說苞穀的事,他實在沒必要去湊這個熱鬨,就讓知夏這個閒人頂上去了。
知夏到村口的時候,這裡聚集了不少人。
程氏牽著林耀祖正站在不遠處跟人嘮嗑,看到知夏來,下意識翻了個白眼。
知夏半點不肯吃虧,馬上就翻回去了。
之後站到了距離他們遠一些的地方,以免這尊瘟神招惹到自己身上來。
沈紀之站在山坡坡的位置打量著人群,他的腳邊,放著兩個鼓鼓囊囊的麻袋。
“人都到齊沒?”
大家伸長脖子到處看。
“應該差不多了吧。”
沈紀之清了清嗓子,示意大家安靜下來,“既然人到的差不多,那我就先說了,要是有個彆沒來的,事後大家代為轉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