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院種的甜瓜,是年初時候,趙鬆全從趙家莊帶來的秧苗。
趙玉珍想著家裡孩子多,瓜苗種下之後,養的也儘心,好在辛苦沒白費,結的瓜足夠一大家子吃的了。
等到明年,她還想去尋一些西瓜苗種下呢。
前世每年一到夏天,不想做飯的時候,她就買上一個大西瓜,劈兩半跟女兒一人一半吃了完事。
來這裡兩年,一口都沒吃到過。
梁氏應了一聲,就去後院摘瓜了。
練完功休息小片刻,一家人將甜瓜分吃之後,洗漱回了房間。
夜裡,知夏趁著天色還早,燃了油燈,將曹醫婆交給她的手劄粗略翻看一遍之後,開始整理上麵的內容,直到亥時才歇。
……
趙玉珍還在月子裡,林寄明又要養傷,家中裡裡外外事情不少,後山的雞鴨鵝兔豬羊牛都要養,菜地瓜地苞穀地也要看著,還得兼顧剛出生的弟弟,知夏第二天去鎮上就沒帶彩雲,讓她留在家裡多給梁氏幫幫忙。
主要家裡這麼多事,沒兩個人也是真施展不開。
好在兩個舅舅現在每天都會來家裡幫忙,不是在後山的院子裡搗紙漿,就是在田裡地裡除草、翻土、施肥,乾了要澆水,澇了要排水。
林寄明沒受傷的時候,家裡不少事他都會跟著一起乾,三個人倒也能忙過來,眼下他受了傷,知夏便跟隔壁來妮爹和狗娃爹打了聲招呼,家裡忙的時候讓他們幫著點,回頭工錢按日結算。
兩人最近正好沒事做,眼下知夏給他們派了活,自然樂意。
交代好家裡的事,知夏這才安心隨著騾車去了鎮上,在鋪子裡幫了一小會忙,忙完早上那一陣,便和五福去了碼頭。
碼頭雖然還沒完全開通,卻已經能行船。
根據昨天了解到的信息,目前碼頭上共有兩條大客船,每天會往返溪口鎮和臨安縣兩趟,大多數人來往還是靠馬車。
就比如之前從溪口鎮離開的曹醫婆。
目前坐船來去的人多是往返兩地運貨的人。
船費比馬車便宜不說,還能省去不少時間。
就是將貨運到碼頭,以及從碼頭運走還需要費一道工序,不過碼頭兩端有人接應的話,也比單純馬車來來回回的運送要便利多了。
兄妹倆到碼頭的時候,陳不凡正站在昨天的亭子裡監工。
相隔老遠,知夏便抬起手打招呼。
“陳不凡。”
陳不凡回頭望去,見是知夏,眉頭一挑,“又是過來看你們家新鋪子的?”
“今天不是。”知夏笑著說,“我和我大哥要去縣城辦點事,來坐船的。”
陳不凡一聽,朝著不遠處兩艘船努了努下巴。
“左邊那艘,再有一刻鐘就要開了。”
知夏不敢耽誤,不然等第二艘開船,還不知道要多久。
“行,那我不跟你說,我們先坐船去了。”說完,拉起五福的胳膊就往左邊那艘船的方向跑,“大哥,你快點。”
五福提醒她,“你彆急,還有一刻鐘,來得及。”
“跑過去還得一小會呢。”知夏是個急性子,“咱去船上再休息也是一樣的。”
五福拗不過,隻能跟著她一起跑。
兄妹兩個氣喘籲籲的上了船,這艘船總共有兩層,一層是普通客艙,二層的客艙是一個一個的小房間,可以供客人喝茶休息。
到臨安縣,普通客艙隻需要十二文一個人,但如果是二層的豪華客艙,價錢至少翻了二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