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衣鋪子太小確實施展不開。”何臘梅讚同她的觀點,“要我開,我肯定沒這本錢,也根本不敢想,不過妹妹要是開鋪子,需要我做啥,你儘管提,能幫上忙的地方我肯定幫。”
她畢竟不是知夏,腦子比起村裡人確實要靈活,但也避免不了小富即安的心態,如今好不容易將日子過好了,她便隻想穩著來。
不敢如同知夏一般大刀闊斧的乾。
知夏點頭,“有嫂子這句話,我心裡也有了底,不過將鋪子開起來也沒這麼快,這批布料,我打算做成成衣拿到新街的成衣鋪子寄賣試試,要是款式受歡迎,就攢點錢做之後的打算。”
何臘梅笑著點頭。
“要不說妹妹腦子好使呢,我剛才都沒想到這茬。”緊接著又問,“我看彩雲姑娘這段時間做了不少綬囊,妹妹可以多拿些到布藝鋪子賣,我不會有意見的,你這綬囊賣的好,說不定還能將鋪子裡的生意帶起來呢。”
知夏想了想。
“那我到時候再加兩個款吧,最近天熱,鋪子裡生意也不好,放多了不僅容易沾灰,皮革還容易曬乾裂,四個款也夠了。”
自從天熱起來之後,上個月分到手裡的銀子,還不到二兩。
對於知夏來說,沒多少錢,不過對於何臘梅一家來說,哪怕不到二兩,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收益了。
“行。”何臘梅說,“反正綬囊賣的錢妹妹自個兒收著,布袋的錢咱倆分就行了。”
知夏笑著點頭。
“今天辛苦嫂子了。”
她攙著何臘梅的胳膊出了屋。
“天熱起來了,我先送嫂子回去,最近這批布料已經織出來,桑山這邊應該是沒什麼事了,接下來嫂子安心在家待產,生了後來家裡報個喜,到時候我這個當小姑的也給小侄兒準備一件出生禮。”
何臘梅摸著肚子笑了笑。
“豈不是讓妹妹破費了?”
知夏笑望著她,“誰讓我當小姑了呢,這不應該的麼。”
……
江衛東的速度還算快,不過七八天功夫,就將文書給催過來了。
想著知夏前幾天說過林寄明受傷的事,尋思送文書的時候,順便過來瞧瞧他的傷情,便直接提著禮品來了杏花村。
在村口隨便找人一問,就有熱心的村民領著他來了老宅。
“玉珍,有人從縣城那邊過來,說是要找寄明,他在家嗎?”
生孩子已經有半個多月的趙玉珍,身體恢複了不少,聽到動靜,忙從屋裡出來。
趙玉珍之前隻聽父女兩個說起過江衛東,卻並未見過他人。
乍一見,並不認識。
不過看男人似乎沒有惡意,便開口問了句,“不知你是?”
江衛東忙上前。
“嫂子好,我叫江衛東,不知道老大有沒有跟您提過,我是來給你們送文書的,上回聽林姑娘說老大受了傷,順道來看看他。”
老大不愧是老大。
同樣是莊戶人家出身,他這日子,過的可比自家要滋潤多了。
趙玉珍一聽是江衛東,忙招呼人進來,並讓梁氏給領路的人送上一個甜瓜,去後院將林寄明喊回家。
養了半個多月,林寄明感覺自己身上的傷好的差不多,也坐不住了,得空就去苞穀地忙活,生怕幾畝苞穀杆子被草捂了。
趙玉珍倒是製止過,讓他再多休息幾天。
根本喊不住,後麵也就不喊了。
“倒是勞煩江兄弟親自跑這一趟,快進來坐,寄明在後山忙活,應該很快回來了。”
林寄明還沒回,剛將何臘梅送回家的知夏首先跑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