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沒否認。
“在鎮上認識的,見過幾次。”
趙玉珍了然,既然隻是見過幾次,說明還隻是有些好感,感情不深,這姑娘要是個好的,可以先觀察著,要不行,到時候好好跟兒子講,也還能掰過來。
“那姑娘多大?你對她了解多少?”
五福隻覺得臉頰發燙。
“我隻知道她是老樹村的人,與我同歲,家裡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父母都是莊戶出身。”
趙玉珍好奇,“那你們咋認識的?”
“年初有一次送四海去璞玉書院念書,回小食鋪的時候認識的。”
“她弟弟也在書院念書?”
五福搖頭,“沒有,她當時挑了兩籃子蘿卜要去新街賣,路上被絆倒,我幫她將蘿卜撿起來,看她的手掌磨破了,就好心送了她一程。”
兒子樂於助人,趙玉珍倒是不反對,說明這孩子心善。
“沒想到你還有熱心腸的時候呢。”
五福抓著腦袋。
“那時候沒多想,我尋思妹妹時常在外邊跑,要是遇到啥事也能有人幫一幫,她也能輕鬆一些。”
趙玉珍了然。
原來是通過那姑娘聯想到了知夏。
“你們總共見過幾次?”
“大概有七八次吧。”五福緊張的搓著手,“那次之後,她偶爾來鎮上,路過鋪子的時候會跟我打聲招呼,有時候送了四海之後,在路口碰見也會聊兩句。”
隻是沒想到,陶姑娘會為他在家裡鬨到這個份兒上。
明明兩人接觸的日子不多,雖有好感,卻也沒有深厚到這個程度,不然之前妹妹追問的時候,他就說了。
眼下聽見人家姑娘都鬨成這樣了,他也不忍心再瞞著,反正他也挺欣賞那姑娘的,先讓娘打聽打聽去吧。
趙玉珍停下了搖搖籃的動作。
難怪這事兒劉石頭沒有跟她提過,這小子藏的深呢。
年紀小就是這樣,頭腦一熱就容易產生好感。
隻要品行端正,條件差點也無妨。
看來還得找個時間好好打聽打聽老樹村那個陶姑娘才是。
……
林寄明騎著騾子來到小食鋪,劉石頭遠遠的見他來,立馬從櫃台後繞出,正好趕在林寄明從騾子上下來的時候,接過他遞來的韁繩,將騾子牽到後院去了。
知夏看到他,終於鬆了口氣。
如果是大哥來,雖有文書,麵對官兵處理起這種事,到底還是有些忐忑。
但有爹在,她就跟有了主心骨似的,完全不擔心了。
“官爺,我爹將文書帶來了。”她從林寄明手中拿過文書,在官兵麵前出示,“官爺請看。”
吃飽喝足的官兵看過她手中的文書,又往站在小姑娘身旁,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望了眼。
男人穿著樸素,鞋上甚至還沾了泥,儼然一副農家漢子裝扮。
氣勢倒是足。
隻是靜靜的站在那裡,便給了他們一種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感覺,頗有壓迫感。
“你們既然有官府的許可文書,那便是合法合規的,記得每個月去行頭那裡報賬,我們就先走了。”
知夏收起文書,笑著上前。
“官爺,可否找你們打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