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珍津津樂道,“是老樹村陶家的姑娘,跟你大哥同歲,家中父母雙全,底下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是你大哥送四海回鋪子的路上認識的。”
原本知夏還以為,大哥的心上人是何冬冬和何玉梅中的一個呢,沒想到竟是一個姓陶的姑娘。
“那姑娘長啥樣啊?好看嗎?”
趙玉珍睨了她一眼。
“你上來就問好不好看,好看能當飯吃啊?”
知夏嘿嘿一笑,“好看是不能當飯吃,但能下飯啊。”
趙玉珍搖頭,“我也沒見過,咋知道人家好不好看?不過五福倒是說,那姑娘挺勤快的,他們第一回見,那姑娘就挑了兩籃子蘿卜去新街賣呢。”
知夏擰起眉頭。
“收蘿卜的季節,鎮上人也不缺蘿卜啊,能賺到錢嗎?不過作為家裡的老大,還是姐姐,這個陶姑娘日子應該不大好過啊。”
這一點,趙玉珍倒是沒反駁。
她看向知夏。
“我打算明天讓彩雲去老樹村打聽打聽這個陶姑娘。”
“也行。”知夏說,“反正咱家多個人吃飯也不是養不起,我覺得不用太注重條件,重要的是這個姑娘的品行。”
趙玉珍點頭。
“我也是這麼跟五福講。”
……
第二天,趙玉珍便讓彩雲往老樹村跑了趟,去打聽打聽那個陶姑娘的品行。
彩雲去而複返。
“夫人,奴婢沿著老樹村旁敲側擊打聽了幾家,也摸到那個陶姑娘家去瞧了瞧,陶姑娘這個人,村裡倒是人人誇,不過她家裡人就不好說了。”
趙玉珍望著她。
“怎麼說?”
“陶姑娘是家裡老大,為人老實,四五歲開始,家裡家外的事都得跟著她爹娘做,人挺能乾的,也能吃苦,不過兩個弟弟就差勁多了,十幾歲了,沒乾過什麼活。”
趙玉珍點頭,隻要這姑娘人品好,拎得清,如果五福實在喜歡,她也不是不能接受。
“她爹娘呢?”
“陶姑娘爹娘都是莊戶出身,沒彆的本事,對女兒極為苛刻,對弟弟倒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彩雲擰起眉頭,“不過奴婢瞧著,那姑娘倒也沒有媒人說的茶飯不思的意思,不知道是不是陶姑娘爹娘故意跟媒人講,想促成這門親事。”
趙玉珍想了想。
“既然你打聽了幾家,這些人家都對陶姑娘讚不絕口,說明這姑娘本人可能是真不錯,不過適不適合五福,還得觀察觀察。”
如果是拎不清的,亦或者一味偏袒娘家人,將來五福夾在中間,會有受不完的委屈。
若如此,那她難免會充當一次棒打鴛鴦的惡人了。
彩雲讚同。
“夫人打算怎麼做?”
趙玉珍看向她,“你去同媒人傳個話,就說我想約陶家二老和陶姑娘來家裡吃個便飯。”
彩雲問,“還要奴婢帶點彆的話嗎?”
趙玉珍搖頭,“八字還沒一撇的事,隻是吃個飯罷了,旁的不必講。”
不了解的情況下,先接觸幾次。
反正五福如今也才十五,又不是討不著兒媳婦,關乎他一輩子的事,當然得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