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金倒不至於,但確實是越來越好了,我今天粗略數了數,碼頭那一塊現在至少有十五艘船了。”
知夏一邊說,一邊拿手指往杯子裡沾了水在桌上畫著。
“你看,這裡是溪口鎮,斜過河是臨安縣,河流往東三十裡是彭山縣,往西四十裡是宜陽縣,咱們位於三個縣城相對中間的位置,如今碼頭一修起來,相當於給溪口鎮提供了極大的交通便利,運輸問題一解決,經濟起來,那就是遲早的事了。”
趙玉珍看向她。
“你從哪裡聽說的彭山縣和宜陽縣?去過了?”
“哪能啊,我跑的最遠的地方也就臨安縣了。”知夏說,“這不之前在小食鋪聽人說起的嘛,後來又找陳不凡確認了一下,他告訴我的具體距離。”
趙玉珍沉默了小片刻,倒也沒再唱反調。
到底是年紀大了些,如今還生了個小的,腦子不如女兒轉的活。
既然她想折騰,那就折騰去吧,反正有家裡幾個食鋪兜底,餓是餓不死的。
“你要開成衣鋪子我不反對,但本錢得你自己想辦法,咱們家這麼多口人要養,還有孩子,鋪子,山和田地,手裡不留點餘錢,我這心裡沒底。”
知夏拍著胸脯保證。
“放心,這次我沒想找你要本錢,我都已經打算好了,先攢夠錢再修鋪子。”
趙玉珍點頭,往林寄明的方向看去。
“今天大哥去地裡看了,說家裡的苞穀可以收了,大哥二哥最近忙著知夏那堆紙的事,趙家莊那邊田裡地裡的事也不少,你最近沒空的話,咱們恐怕得在村裡喊幾個人幫工?一二十畝地的苞穀,光我跟梁大姐兩個人夠嗆。”
林寄明將孩子放回搖籃中。
“你帶著孩子就彆下地了,才生產三個月,還得多休養才行,我去村裡問問,多喊幾個人來幫忙,儘早將家裡的苞穀收了剝下來,也好曬乾磨麵。”
說完,轉身往外走。
趙玉珍望著他的背影囑咐,“先問問隔壁幾家,順便再問問桂嬸婆媳和劉氏,看她們有沒有空幫忙剝苞穀粒。”
隔壁幾家鄰居來自家幫忙多,做事實誠,人也可靠,家裡有事肯定還得緊著他們。
林寄明向來聽媳婦兒話,應了聲好就出門去了。
知夏突然想到什麼,望向五福,“大哥,趁這會天大亮,你陪我去後山撿酸棗唄。”
正趴在桌旁寫字的四海坐直身體。
“我也能去嗎?”
過完年之後,一直到現在大半年了,天天不是在書院念書,就是在家裡看書寫字,都沒往阿公阿婆家去過了。
知夏有些不確定的往趙玉珍的方向看了眼。
趙玉珍一臉莫名。
“看我做什麼?想去就去,白天在書院坐了一天,回家不得多動動?”
“得嘞!”知夏笑著拎起牆角的籃子,“四海,快將你的背簍背上。”
四海滿臉興奮的從椅子上滑下,小跑著背起了他的小背簍,隨著知夏往後院跑去。
趙玉珍提醒他。
“四海,你慢些,彆摔了,五福知夏,等一等弟弟。”
知夏的聲音從後院傳來。
“知道啦。”
許是察覺到小主人出門,剛跟著林寄明跑出去的兩條狗一邊叫一邊撒丫子進了院子,也往後院跑去。
知夏笑著摸了摸來到近前的兩條狗。
“金寶,虎妞,你們不是隨我爹出門了嗎?”
“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