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正是下午來家裡的。
平安這會還在睡午覺,知夏中午睡了小會之後,便靠在床頭看起了書。
趙玉珍和梁氏在院子裡剝花生,一邊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
“弟妹,知夏在不在家?”
趙玉珍抬頭見是裡正。
“裡正來了,知夏在家呢。”轉而朝著知夏屋裡喊,“知夏,裡正來了。”
知夏忙放下書,將衣服稍稍整理,從屋裡跑出來。
“裡正伯伯,進來坐,我先去給你倒杯茶。”
裡正抬手製止,“不用,我不喝茶,正好你娘也在這裡,我來主要是跟你說深山塘的事,衙門那邊的人說,如果是承包的話,那塘二三畝也不算大,五百文一年,如果是買的話,六兩銀子。”
知夏往趙玉珍的方向看去。
不論是五百文還是六兩,對於如今的他們來說,其實都沒什麼壓力。
買下來的話,倒是一勞永逸。
“娘,要不直接買?”
趙玉珍這次倒是沒拒絕。
“想買就買吧,明年丟一些魚苗進去,家裡鴨子也能多個去處,今年鴨蛋多孵了幾窩,後院挖的那個小池子都不夠它們折騰了。”
鴨糞可以為魚提供飼料,魚糞還能為荷塘提供養分,塘裡藕尖,蓮子和藕都能帶來效益,魚長大了也可以賣。
買池塘投進去的本錢,不出兩年就能賺回來了。
最主要的是,深山塘一側的山跟荒山是挨著的,
趙玉珍點了頭,知夏這裡就好辦了,直接給了裡正六兩銀子,委托他將地契辦下來。
第二天就喊了桑山那邊的四個男人幫忙去荷塘挖藕去了。
藕挖回來,蠶場有人手,直接就在這邊磨漿過濾靜置晾曬,知夏給大家示範一遍之後,都做的有模有樣的。
林家挖藕也沒偷偷摸摸,村裡人不少人都知道了這件事。
以林姓一族為首,在村口討論起了關於林家大房挖藕這件事。
“這深山塘也不是他林寄明的,是咱們村裡的,去年挖一年我也就不說啥了,咋的還連著挖兩年?這是完全將深山塘當成他們自己家的了?萬一咱們要吃了,上哪兒挖去?”
“這事做的確實不地道,咱村裡就他們家條件最好,咋還貪這點便宜?真是掉錢眼兒裡了。”
“這麼愛占便宜,也不怕將來吃大虧。”
“唉,要我看,他們一家就是財迷心竅,不念親情,忘恩負義,咱們這些同族的長輩也就罷了,畢竟扯遠了些,程嫂子這個親娘他們現在壓根兒都沒瞧在眼裡了。”
“我覺得深山塘的藕不能讓他們一家全占了,我打算往那邊跑一趟,你們去不去?”
說話的人環視眾人。
立馬就有人站起身。
“去!深山塘屬於咱們村裡,憑啥讓那家子狼心狗肺的東西獨占了?”
“走走走,我也去。”
“既然這樣,大家都一起吧。”
話音落下,一群人扛的扛鋤頭,拿的拿鐵鍬,浩浩蕩蕩朝著深山塘出發了。
去深山塘,正好要路過陳大牛家前麵那個路口,何臘梅這會正和陳二花在院子裡看孩子,一邊教陳二花女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