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夏點頭。
“這恰恰說明舅舅們都是可靠之人,有句話叫升米恩鬥米仇,要是給啥舅舅們都安心受著,還生怕給少了似的,那娘才要防著。”似是想到什麼,“對了,這些日子趙原表兄挑到縣城那邊的豆腐賣的怎麼樣?”
趙玉珍:“聽你大舅說還不錯,不過一擔挑子挑不了多少豆腐,有時一個早晨就賣完了,起初隻你表兄一人去,一天一百多文,後來摸到門路了,你表嫂也跟著一起去,一天能賺兩三百文。”
知夏望著她,“表嫂不用照顧小侄兒嗎?”
“家裡不還有你大舅母和阿公阿婆麼?”趙玉珍說,“再說孩子也已經一歲多了,半日的功夫就回,倒也無妨。”
知夏一聽。
“也是,我都將這茬給忘了。”她捏了捏平安的小臉蛋,“我們家小平安都快八個月了,大表嫂去年九月生的小侄兒,早都一歲了。”
趙玉珍往知夏的方向望了眼,壓低聲音。
“你趙佑表兄跟那柳家姑娘退親了。”
“啊?”知夏一臉震驚的抬起頭,“為啥?”
退親,對雙方名聲都是有損的,尤其女方。
好端端的,咋會退親?
“還能為啥?”趙玉珍伸手撥了撥平安肉嘟嘟的小臉,“那柳家姑娘紅杏出牆唄。”
知夏一聽,心下了然,“那是該退,這種姑娘強行娶進門才是大麻煩。”
趙玉珍點頭。
“誰說不是?”
就在這時,坐在桌旁做功課的四海突然看向母女二人。
“姐姐,啥叫紅杏出牆?”
“呃嗯……”知夏跟趙玉珍對視一眼,這才跟他解釋,“字麵意思就是,長在院牆內的紅杏,探出了牆頭。”
“哦。”四海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轉而又一本正經的問,“我們書院今天有人爬牆逃學,這是不是就叫紅杏出牆?”
乍一聽四海的理解,知夏和趙玉珍眼淚都笑出來了。
知夏邊笑邊跟他說,“四海,紅杏出牆不是這麼用的,往後可不能這樣說了,至於具體的含義,等你長大了自然就知曉了。”
趙玉珍也說,“你姐姐說的對,這可不是啥好詞,亂用不得。”
四海雖還是不懂,卻記住了紅杏出牆不是好詞。
既然不是好詞,往後不亂用就行了。
見兒子繼續寫起了功課,趙玉珍湊近知夏,壓低聲音問,“你覺得趙佑和彩雲般配嗎?”
知夏側頭看向她。
“娘想撮合表兄和彩雲?”
趙玉珍點頭,“肥水不流外人田,我覺得彩雲這姑娘挺好的,你表兄人也不錯,今天已經讓你三舅母去提了,也不知道你大舅母同不同意。”
知夏在心裡一思索。
“我覺得也不錯,彩雲對趙佑表兄又是啥心思娘知道嗎?”
“不知道。”趙玉珍搖頭說,“我之前問她,她也沒說自己有心上人,隻說讓我做主,這不正好看你表兄退了親,我才突然起了心思。”
知夏歎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