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儘於此,是否要做出改變,端看陶小燕自己了。
聽了知夏的話,陶小燕陷入了沉思,之前沒想這麼多,以為嫁人了就好了,爹娘就管不到她了,現如今看來,如果由著爹娘折騰,她彆想嫁個好人家。
可要怎麼做,也是一個難題。
或許回去之後,趁著爹娘不在家,真要好好想想了。
她坐起身,“林姑娘,我爹娘不會有事吧?”
知夏一臉詫異的看著她,“你都自身不保了,還擔心他們呢。”
陶小燕垂下頭,“家裡畢竟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有他們在,至少弟弟妹妹還有人庇護,若他們不在了,我還得考慮他們往後如何生存。”
知夏一想也是。
這鬼世道,真是不給女子留一點活路。
“放心吧,你爹娘肯定能回來,這是遲早的事,再說你弟弟妹妹都有手有腳,難道還不能照顧好自己?”
她將餘下的半碗粥遞向陶小燕。
“可以自己喝了嗎?”
陶小燕點了點頭,伸手接過,一仰頭,便立馬將粥喝了個乾乾淨淨。
餓了一日一夜,這會胃裡有了些東西,總算是舒服不少。
知夏朝著她伸出手。
“碗給我吧。”
陶小燕將碗交給知夏,神情真摯。
“林姑娘,謝謝。”
“你不必謝我。”知夏說,“同為姑娘家,我不過是同情你的遭遇罷了,但我幫一次也就一次,往後就得靠你自己了。”
陶小燕有些感動,也有些愧疚,沒想到他們家都做的這麼過分了,林家還願意幫她。
梁氏從知夏手中拿過粥碗,正要往廚房走,趙玉珍叫住了她。
“大姐,順便去廚房拿兩個玉米饅頭來,等陶姑娘恢複一些體力,便將她送回老樹村去。”
“是,”梁氏應了一聲,轉身去了廚房。
劉氏往陶小燕的方向看了眼。
“等會我跟大姐一起去吧,現如今天寒地凍的,大姐對那邊又不熟悉,我們兩個一起,可以有個照應。”
趙玉珍點頭。
“成,回頭弟妹跟來妮和毛豆說一聲,中午到我家吃飯。”
劉氏搖頭,“不必,孩子爹在家呢,大樹村也不遠,我跑一趟不打緊。”
“那就拿幾個饅頭回去,中午一熱就能吃,免得折騰。”趙玉珍說完,又朝著廚房的方向喊,“大姐,多拿幾個饅頭來,讓弟妹帶幾個回去。”
梁氏應了一聲,將饅頭拿來堂屋。
趙玉珍給劉氏分了幾個,給剛才跟她一起架著陳家三叔婆過來的年輕婦人也分了幾個,至於陳家三叔婆,她直接留在家裡吃飯了。
到時候再叫五福往裡正家裡送兩壺酒,送幾個饅頭去。
這麼大冷的天,老人家跟著往縣城跑一趟也不容易,欠了人情還是得還的,將來再有啥事,人家也肯幫忙。
陶小燕走後,知夏看向趙玉珍。
“娘,十六最近好點沒?你打算啥時候將大哥和玉梅姐的親事定下來?不早點下手,萬一被彆人捷足先登,咱就沒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