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安哥,你今日要上縣城?”
沈甫安點頭。
“之前說好去之前來跟你告知一聲,你要去嗎?”
知夏想了想,去的話得先坐牛車到鎮上,再坐船去縣城,沈甫安是去縣城念書的,他本就住在那邊,上元節燈會隻夜間才能看到,看完燈會回家也挺麻煩的,自己去了反倒會成為他的負擔。
“算了吧,鎮上也能看燈,雖然沒縣城那麼熱鬨,我去鎮上看也是一樣的,就不給甫安哥添麻煩了。”
等往後賺了大錢,她一定要到縣城買上一個院子。
過年過節的,抽時間去住上幾日,湊湊熱鬨也是好的,至於客棧,倒不是她矯情,而是姑娘家住客棧,真不安全。
聽到她這樣回答,沈甫安心底沒來由的閃過一絲失落。
“其實也不麻煩。”他頓了頓,又說,“不過既然你不想去,那就算了,下次有機會再去也是一樣的。”
知夏點頭,將手中的書袋遞給他。
“這個書袋是皮革做的,防水耐磨,我們家四海也有一個,春日雨水多,想必甫安哥能用上,就當是我補給甫安哥的年禮了。”
沈甫安還在愣神,知夏已經將書袋塞到了他的懷裡,彎起眉眼擺擺手。
“我就不耽擱甫安哥趕路了,一路平安。”
沈甫安望向自己懷中的書袋,麵上笑容溫潤又無奈。
“行,多謝你的書袋。”
說完,跟不遠處的趙玉珍和劉氏頷首致意,轉身離開。
剛才沈甫安和知夏說話的時候,趙玉珍和劉氏聊的心不在焉,眼神總往兩人的方向瞟。
這會看人離開,劉氏才朝著趙玉珍使了個眼色。
“我看甫安待你們家知夏格外不同,就是可惜兩人年紀相差大了些,去年底聽羅嫂子跟村裡人扯閒話,說打算今年給甫安張羅親事呢。”
趙玉珍有些詫異。
“之前不是不著急,怎麼突然又開始張羅起親事了?”
劉氏壓低聲音,“甫安今年十八,就算不成親,至少也要將親事定下了,都說成家立業,成了親也不會妨礙他念書,若真要等他考出點什麼名堂再成親,有才哥和羅嫂子得啥時候才能抱上孫子?”
趙玉珍一聽,覺得劉氏這話也沒錯。
這裡跟前世,世道畢竟不一樣。
“也不知道嫂子看上了哪家姑娘。”
劉氏搖頭,“這誰知道?她跟著甫安鎮上縣城都住過,興許認識不少姑娘呢,不過依著甫安現如今秀才的身份,說不定縣城那邊不少姑娘願意嫁。”
兩人又說了幾句,便各自回家了。
趙玉珍來到知夏房門口,望著正在薅著頭發畫圖樣子的知夏。
“夏,你對沈甫安,是怎麼想的?”
知夏停下筆,不解的看著她。
“什麼怎麼想的?”
趙玉珍往梁氏的方向看了眼,將懷中的平安交給她抱著。
“我聽你劉嬸說,羅氏今年準備給沈甫安張羅親事,我看你們走的挺近,過年還相互送禮物的,你是不是喜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