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最好的工匠。
當蘇洛從“元初不夜城”中走出的那一刻,他帶給世界的,不僅僅是一段塵封的曆史,更是一座足以顛覆全球文旅格局的巨大寶藏。
消息傳出,湘省高層震動,文旅局局長李晉更是連夜乘坐直升機趕赴現場。
當他親眼看到那片浩瀚的地下星空和威嚴的兵俑軍陣時,這位見慣了大場麵的局長,激動得雙手都在微微顫抖。
“蘇總!不!蘇國士!”
李晉緊緊握住蘇洛的手,言辭懇切,眼中滿是敬佩與感激,“我代表湘省,代表全省的文旅事業,謝謝您!您為我們湘省,不,是為我們整個華夏,發掘了一座無價之寶!”
他很清楚,這座“元初不夜城”的價值,早已超越了單純的文物層麵。
它獨特的構造、驚世駭俗的設計,本身就是一個世界級的超級ip!
接下來的日子,一場圍繞著“不夜城”的,史無前例的龐大工程,正式拉開了序幕。
在蘇洛的主持下,湘省考古院的專家團隊率先入場。
他們小心翼翼地將那位廢太子鐵木迭兒的骸骨、戰刀、羊皮卷以及地宮中其他可移動的珍貴陪葬品,悉數妥善轉移。
這些國寶級的文物,未來將在地麵上專門修建的“元初博物館”中進行展出,與地宮景區形成完美的“地上地下”聯動。
文物清點轉移工作完成後,便是景區建設的重頭戲。
在李晉局長的全力支持下,項目審批一路綠燈。
國家直接劃撥了專項資金,總投資額達到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一百二十億!
這筆巨款,被分毫不差地投入到了景區的建設與保護中。
安全,是第一要務。
國內最頂尖的岩土工程與結構力學專家團隊,對整個地下空間的穩定性進行了長達三個月的勘測與加固。
數千噸特種高強度合金被注入山體深處,構建起了一個堅不可摧的“人造骨架”,確保這座地宮在未來數百年內,都能安然無恙,足以抵禦八級以上的地震。
保護,是核心理念。
為了隔絕外界空氣對內部微環境的破壞,整個遊客通道采用了雙層真空玻璃設計。
一套由航天級技術轉化而來的“正壓新風與溫濕調控係統”,如同一個巨大的人工肺,24小時不間斷地為地宮輸送著經過嚴格過濾的、溫度和濕度都恒定在最佳值的空氣,最大限度地延緩了兵俑和岩壁的風化。
科技,是點睛之筆。
蘇洛天馬行空的設想,在百億資金的支持下,被完美地轉化為了現實。
穹頂的“水銀星圖”下方,安裝了數萬個微型激光發射器和數千塊oed透明屏。
當遊客進入時,係統會啟動“星語模式”,用ar技術在真實星圖上疊加虛擬的星官連線、神話形象,並伴有專業的語音解說,真正做到了“讓星空開口說話”。
“天行”關卡的“禦道”,地麵被鋪設了最新型的壓感互動地磚。
遊客走在正確的路徑上,腳下會綻放出璀璨的星光特效。
一旦踩錯,旁邊的兵俑眼中會瞬間亮起紅光,並通過內置的微型音響,發出一聲沉悶的戰鼓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