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沉默了一下,最後謹慎地點點頭。
“兒臣不敢妄言。但事關宗室聲譽,更關乎父皇法度尊嚴,是否...應著人密查一二?”
“密查一二?”朱元璋重重地哼了一聲,抬手就拍了下案桌,“咱的侄孫,咱還不了解嗎?守謙那孩子,性子是急躁了些,在桂林封地或許有些驕縱。但說什麼侵占民田、收受賄賂,甚至暴虐成性?”
“那畜生分明是在惡意構陷,離間我天家骨肉!”
朱元璋嘴上說得強硬,但語氣裡卻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動搖。
朱標也深知他這個父親的性格,知道他在維護自家人的同時,對貪腐和欺壓百姓是零容忍的。
而這件事真的是構陷嗎?
他沉默了許久,最後忍不住輕聲提醒道:“父皇暫且息怒,兒臣也非是輕信那狂徒之言,隻是……法度乃國之基石,更是父皇親手訂立,若藩王封地真有民怨沸騰之事,即便出於維護宗室體麵,也當暗中查明,妥善處置,以免傷及父皇聖德,也免使小人借此生事,壞了朝廷法度。”
“所以你的意思是?”
朱標的話點到即止,卻讓朱元璋的心有了波動。
到底是維護侄孫?
還是維護他那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鐵麵無私形象,那洪武大帝的形象呢?
《大誥》也是不容置疑的法典啊,而且倘若他這位皇帝的侄孫,真的在胡作非為而他不知,甚至袒護,那殺儘貪官的口號豈不成了天大的笑話?
百官會怎麼想?天下百姓會怎麼想?
朱元璋心思沉重,最後踱步到窗前,望著外麵的夜色久久不語。
那第二個狂徒臨死前指著自己鼻子質問“陛下你到底漲不漲俸祿”的囂張樣子,以及聲稱讓他殺了侄孫,證明自己治理貪腐的話語,這一刻是反複在他腦海中閃現。
高薪養廉?
貪官生產線?
不行,不能不管!
“查!必須查!”
朱元璋猛地轉身,看向他兒子時,語氣格外決絕!
“給咱秘密地查!從應天府派一隊精乾的錦衣衛,快馬去桂林!不要驚動任何人,給咱把靖江王府上上下下,把桂林府的士紳百姓,都給咱查個清清楚楚!若有半點屬實……”
朱元璋閉上了眼睛。
“咱倒要看看,是咱的《大誥》重,還是咱那不成器的侄孫的腦袋硬!”
“兒臣遵旨!”朱標躬身領命,心中卻暗歎,他這個父皇不一定會殺那個侄孫的,但這件事居然稀裡糊塗的讓父皇在意,讓父皇去調查?
今天早朝那兩個瘋子,多少是有點東西啊。
嗯,洪武的皇帝和太子,這一刻也因為陳洛的諫言來到了影響。
但是現實中。
陳洛沉浸在浩瀚的曆史資料中,從《明史》、《明實錄》的電子掃描版到現代學者的論文和通俗曆史讀物,再到各種曆史論壇的考據貼。
他像一個真正的諫官一樣,雖然動機完全不純,但極為努力的在曆史的塵埃中篩選著有利於他辦公,他作死的信息。
“我去……明朝俸祿是真特麼低啊!”
陳洛看著某都資料咋舌啊。
“一個正七品縣令,年俸才90石米?折合人民幣……我去,也就幾千塊?這還要養一家老小,養幕僚師爺?怪不得海瑞那會那麼窮!老朱這算盤打得精啊!”
“寶鈔三年就導致通貨膨脹?我去,百姓現在怎麼過活?”
“還有朱守謙這小子……果然不是好東西!”
陳洛找到了關於這位靖江王的記載。
“史書上明明白白寫著‘肆淫虐於國中、掠民女,奪民田,擅殺吏民!’,臥槽,簡直無法無天!老朱後來把他召回京城,廢為庶人……”
“嗯?廢為庶人?不是砍了?臥槽,老朱你這人不講究啊,這都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