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向文在給所有的患者把過脈,排好了號之後,終於有空聽起了宋大誌的描述。
隻是,宋大誌嘴拙得緊,宋向文聽得雲裡霧裡的。
想著百聞不如一見,宋向文隻能勞煩熊立誠帶著他們哥倆,又走了一遭。
桃源中學位於南山腳下,由三棟老式的兩層木樓,五棟磚瓦平房宿舍樓,和十棟磚瓦平房的職工宿舍構成。
雖然相比起紅星中學來說,規模簡直稱得上“弘大”,逢一個天氣好的時候,從木樓的陽台上看過去,還能看到南山疊翠,清江落日蒼涼壯美,周邊歸霞晚照,雲水迢迢的美景。
由於曆史悠久,周圍的交通也還算發達,除了南山上的民居外,附近還有供銷社、機械廠、人民醫院和農行家屬院。
除了布局不合理,廁所離得遠,陰暗潮濕……以外,其他的都還不錯。
熊立誠帶他們“拜訪的第一位親朋好友”,就住在桃源中學北麵的農行家屬院。
家屬院是蘇聯式建築風格的紅磚房,一共三層,一梯五戶。
每層樓儘頭設有公共廁所和浴室,廚房有兩個,大的廚房由三家共用,小的由兩家共用。
看著這些公共設施和那窄窄的走廊,宋向文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彆人都想住的筒子樓,在宋向文看來全是毛病。
本來還笑得合不攏嘴的宋大誌,一看宋向文的表情,立刻收斂了笑容。
熊立誠也看出了一點端倪,隻略微在“親戚家”坐了坐,立刻馬不停蹄的去往了下一家。
可他們剛剛走出農行家屬院,就看到一群人押著一個頭戴長圓錐形帽子,脖子上掛著一塊大牌子的中年男子,從人民醫院的家屬區走了出來。
熊立誠的腳步一頓,小聲問道:“換一家?!”
宋向文頓了頓,沉聲道:“放最後吧!”
不是宋向文頭鐵,非要迎難而上,而是他一眼就認出了這個中年男人,乃是鄭遠成的同門師弟,留過洋的外科聖手,湛濤。
都是熟人,在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宋向文能幫一把肯定要幫一把的。
對於宋向文的決定,熊立誠不理解,但尊重。
轉身帶著宋向文和宋大誌又看了三套房。
一處是機械廠的筒子樓,格局什麼的,和農行家屬院都差不離,宋向文並不欣賞。
兩處是南山上麵的民房,一新一舊。
新的那一處略偏僻一些,背靠南山,距離桃源中學後門有半裡山路,麵積也不大,正三間房,帶著半拉廚房和一個獨立的廁所。
舊的那一處距離桃源中學後門也就兩三百米,正五間,堂屋、臥室、偏房、廚房一應俱全,還帶著獨立的廁所和一個一分地的小院。
許是好些年沒有人住過,院裡雜草叢生,屋頂的瓦稀稀拉拉,一看就是外麵下大雨,裡麵下小雨的架勢。
宋向文看完以後,並沒有立刻做出選擇,反而轉頭看向人民醫院的方向。
熊立誠秒懂,帶著宋向文就朝著湛濤家走去。
聽到敲門聲,湛濤一家猶如驚弓之鳥。
許是知道自己逃不過,湛濤啞著嗓子出了聲。
“誰啊!”
熊立誠看了一眼宋向文,這才在宋向文眼神的示意下,報出了自己的名字。
“我,小熊!”
聽到是熊立誠,湛濤全家長舒了一口氣,打開了房門,把三個人迎了進來。
湛濤好歹也是留過洋的外科聖手,雖然也住的也是公房,但好歹有獨立的廚房、衛生間,還有陽台,條件比農行家屬院和機械廠家屬院都確好了許多。
可整套房加起來,也不過三十三平方米,在住慣了“大房子”的宋向文看來,還是略顯局促了些。
比房子更局促的,是屋主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