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提倡學習無用的年代,宋向文和宋大誌卻反其道而行之,讓看著就不怎麼聰明的宋立夏提前入學。
一瞬間,說什麼的都有。
宋向文和宋大誌卻絲毫不理會,不僅讓宋立夏“脫產”學習,還天天檢查學習內容和學習效果。
那認真勁,讓相熟的幾家人都覺著不太對勁兒。
怎麼想都沒有想明白的三奶奶,仗著自己的輩分高,又和宋向文一家“相熟”,直接上門打聽了起來。
宋向文也不藏著掖著,直截了當的說道:“誰說讀書無用了?
用處大著呢!
買個油鹽醬醋還得算個賬,看個紅寶書還得會識字,出個門還得會認路……
工廠招工、部隊招兵,不都得看學曆,要考試?
立夏讀書再怎麼沒有天分,也不能做個睜眼瞎吧!”
三奶奶一琢磨,好像的確是這麼一回事兒,連忙一溜小跑回了家,當天就帶著學費,把家裡的小一輩全都送去了峰山小學。
有了三奶奶帶頭,峰山小學這一屆的報名人數直接達到了峰山小學的曆史巔峰。
隻是,小半年後,當大多數家長拿著自家娃不及格的成績,被要求留級的時候,這個巔峰瞬間一去不複返。
反倒是被宋小滿和宋南星血虐了大半年的宋立夏,在自己這一群同學的身上,找到了久違的自信。
兩科98的成績,那可是傲視群雄,勇奪第一的存在,必須牛氣哄哄的叉會腰。
宋小滿同學一看這個情況,坐不住了,嚷嚷著也要去讀書。
被壓製了大半年的宋立夏怎麼會答應?
親親熱熱的兄弟倆,生平第一次產生了分歧。
宋南星小朋友瞥了一眼鬨得不可開交的兩個哥哥,默默的歎了一口氣,口齒不清的背起了湯頭歌。
“一、補一唧唧補益之劑):
是雞子湯四君子湯)……”
宋向文淡淡的抬頭看了一眼宋小滿,冷聲道:“小滿,你的湯頭歌背到哪兒了?”
宋小滿虎軀一震,蔫頭耷腦的坐到了宋南星旁邊,宋立夏也默默的放下了腰間的小手。
家有天才,多智近乎妖!
比不了!
根本比不了!
他才把人體經絡圖給記牢,宋南星已經能把湯頭歌倒背如流了。
但這並不是宋南星小朋友的極限。
自打背熟了湯頭歌,宋南星就開啟了新的篇章。
從《本草綱目》到《黃帝內經》,從《傷寒雜病論》到《金匱要略》,甚至於《溫病條辨》、《醫宗金鑒》和《傅青主女科》。
隻要宋向文敢教,宋南星就敢學,短短兩年時間,宋南星就能把這些中醫學書籍倒背如流。
此時,宋南星才三歲,宋向文雖然欣慰不已,自覺後繼有人,可卻不敢拿病人給宋南星試藥啊!
最多,隻能讓宋南星把把脈。
等病人走了以後,探討一番而已。
隻是,峰山大隊小,來來去去也就那麼幾個人,一次兩次還好,時間一久,宋南星便提不起什麼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