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總歸是比大人好忽悠,宋南星隻是貢獻出了那一毛的壓歲錢,她一根手指都不用動,就有人把她的計劃給超額實施了下去。
小水潭旁邊的空地上,不僅撒下了蘿卜種子,宋苗提到的榨菜和菠菜,也沒有落下。
宋巧姑第一個發現了這塊“世外桃源”,立馬有樣學樣,在很深的地方開了一塊地,撒下了“希望的種子”,並把這法子教給了宋秦氏。
反正都是拿來喂豬的,也不圖什麼收成,宋秦氏毫不猶豫的就拿來用了。
她也不走遠,就在自家的自留地周圍隨便撒一撒。
有一就有二,無三不成禮。
宋家村的老老少少無師自通,到哪兒都不忘隨手撒一把種子。
也不指著這點吃飯,就圖打豬草的時候順當一點。
光禿禿的大峰山腳下,漸漸的長出了一片片新綠,大家的豬草背簍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
宋立夏和宋小滿那一小片“世外桃源”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讓兄弟倆省了不少的事兒。
至於家裡時不時就會少上一些的種子?
宋苗不是沒有發現,隻是得了便宜的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無事發生而已。
宋苗這一裝就是小半年,宋家村大部分人家的豬都出欄了,宋苗也沒吱聲。
莊戶人家喂豬,多數舍不得殺吃,養到125斤,夠交統購就拉去賣掉。
供銷社會根據豬的肥瘦分一、二、三級,根據級彆給出不同的價格,再獎勵些許糧食(隊裡分糧時加上)。
眼看著有人數鈔票,往工分冊子上麵記糧食,宋大誌和宋苗不是不眼饞,但卻還是堅定著隻吃不賣的“初心”。
隻是,他們家的豬仔本來就比彆人家的小,長的也慢,彆人家的都出欄了,他們家的還沒上百斤呢!
麵對宋立夏和宋小滿期待的眼神,宋苗心裡那叫一個不得勁,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
“要不,再去其他地方抓一隻小豬仔吧!”
這石破天驚的一句話,宛如一道驚雷響在了宋大誌的耳邊。
宋苗的要求看似沒什麼道理,可仔細一琢磨,好像也不是行不通。
不過,……
“這豬說到底,一直都是立夏和小滿在養,咱們是不是得征求一下他們的意見?”
宋苗一想,好像是這個道理。
“那我明天問問他們?”
宋大誌“嗯”了一聲,算作回應。
不過半分鐘,震天的呼嚕聲就響了起來。
宋苗還能怎麼辦?
當然是,揣著心事閉上眼睛睡咯!
第二天早上一起來,宋苗就迫不及待的抓著宋立夏和宋小滿問了起來。
得到了肯定的答複,宋苗這才心滿意足的去上工。
農曆三月初,氣溫上升,正是育苗的好時候。
三奶奶家的後院一角用爛草和土水拌成泥塊,垛成一個三米寬,十五六米長,一米二高的長方形育苗坑。
坑裡用磚砌成三道火牆,通到後煙洞,中間留出一條火道連接兩邊通道,前麵砌成燒柴專用的炕道口。
火坑道砌成後,用土製大坯蓋平,上麵放三公分的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