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老爺子的身份特殊,宋家村不少眼睛都盯著。
這不,剛一出門,隊長宋大邦就追了出來。
江老爺子一向“老實”,宋大邦一問,他立馬把行蹤交代得清清楚楚。
聽說張雨做東,借了宋南星家的廚房宴請江永華老爺子,宋大邦毫不猶豫的讓了路。
一來,江永華老爺子不出村,他攔不著。
二來,宋大邦不看僧麵看佛麵,不給宋向文麵子,也得給張雨他爹張尚文一個麵子。
不過,這不年不節的,張雨怎麼突然想起請一個下放人員吃飯?
宋大邦扭頭就派出了自家的“娃娃兵”,出門給他打聽消息去了。
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
更何況,張尚文和宋向文本來就沒打算藏著掖著,宋大邦自然是一打聽一個準。
上個月,張雨通過了農機站的考試,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拖拉機維修工,徹底的端上了鐵飯碗。
人家吃水不忘挖井人。
拿到工資的第一時間,就割了兩斤肉,借了宋南星家的廚房,擺起了謝師宴,單請江永華老爺子。
張雨請得大大方方,“知恩圖報”的人設,靠著兩斤肉成功立了起來。
江永華老爺子也吃得大大方方,“有本事、不藏私”的人設,也被迫立了起來。
宋向文這個中間人也借著這個機會,順帶著把學習的好處擺給大家看了看,給宋立夏讀初中找了個最恰當不過的理由。
至於宋家村的父老鄉親們要不要跟著學,宋向文就管不了了。
畢竟,十多歲的孩子,也算是半個勞動力,出工就能賺五六個工分。
可放出去讀初中,非但一個工分撈不著,一學期還得搭上兩塊錢的學費。
要知道,紅薯兩分一斤,紅薯乾也才七分。
要是有那“精打細算”的,拿著這學費換紅薯,都能養活一張嘴了。
江永華老爺子也是看出了張尚文和宋向文這番打算,才冒著被舉報的風險前來赴宴的。
雖然打著謝師宴的幌子,但一桌人卻隻顧著吃肉喝湯,沒一個提謝師這回事兒。
不得不說,宋苗的手藝是真不賴,明明隻有兩隻臘雞、兩斤肉,卻成功的做出了一桌子飯菜,把大家吃得肚子溜圓。
吃飽喝足後,宋向文和宋大誌還儘了儘地主之誼,把江永華老爺子和張雨送到了……大路旁。
宋南星簡直看不下去,選擇了……直接扭過頭去不看。
畢竟,大人的事,她這小孩管不了。
她可是聽話的好學生,根本管不了一點!
睡覺、長高高才是她的主要任務,她必須長成大家都信任的好醫生模樣。
反正,宋向文也回來了,她可是有足足一個月的假期呢!
每天打打拳、爬爬山、找找藥材、處理一下藥材、再看看書……宋南星的日子過得,讓人那叫一個羨慕嫉妒恨。
特彆是宋立夏和宋小滿,打完拳、上完學、打完豬草、補完課,一回家看到坐在躺椅上等開飯的宋南星,簡直恨不得以身替之。
不過,宋南星也就悠閒了這一個月,等宋向文帶著好不容易拿到入學資格的宋巧姑離開了宋家村,替十裡八村看病的活,又落到了宋南星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