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培訓班的文化課都結束了,宋向文也沒回來。
宋大誌隻能揣著錢,坐上了去往省城的大巴車。
隻是一下車,他就愣住了。
省城早已不是他上一次來過的那般模樣,四周的牆壁上早已經刷上了白漆,寫上了一行行紅色的標語。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宋大誌隻看了一眼,就意識到形勢的嚴峻程度。
路過知青辦門口,看到工作人員們滿臉激情的和即將下鄉的知青們講解著農村建設的偉大壯舉,講著知識青年在農村乾出的偉大事業,宋大誌更是默默的加快了腳步。
宋大誌熟門熟路的跑到軍醫院,找到了宋向文,把前因後果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宋向文。
看著宋大誌搓著手手等答案那樣,宋向文隻覺得腦子一抽一抽的疼。
他怎麼就攤上了這麼個憨貨?
不過,宋南星這個提議,倒是有點意思,可供參考。
“你把錢放我這兒,等我有空了,就去桃源縣看看。”
宋大誌驚訝的看向宋向文,疑惑道:“短期培訓班不是隻上兩個月的課嗎?”
換句話說,你不是該放假了,不回家嗎?
宋向文瞥了他一眼,冷笑道:“果果都看出來的問題,你這憨貨還沒察覺出來?”
宋大誌乾笑著撓了撓頭,沒吭聲。
宋向文還能怎麼辦?
當然是,把羅彩兒那點小心思,掰開了,揉碎了講給宋大誌聽。
宋大誌這才恍然大悟。
“我咋就沒想到?還是你們文化人腦子好使!”
宋向文沒吭聲,隻是無奈的揉了揉太陽穴。
宋大誌直接把宋向文的沉默當做了默認,當即就去車買了一張回程的票,然後把身上所有的錢都一股腦的全塞到宋向文的手上。
看著宋大誌那沒心沒肺,把他賣了還會幫忙數錢那樣,宋向文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你好歹也算是進了一趟城,什麼都不給孩子帶一點?”
宋大誌想了想,好像是這麼個道理,默默的從宋向文手裡抽了一張角票回來。
宋向文看著他小氣那樣,氣不打一處來,直接把錢往兜裡一塞,拉著宋大誌就去了百貨公司各種買買買。
直到把網兜裝滿,宋向文又塞了一塊錢到宋大誌兜裡,這才把他送到了車站。
對於宋向文的決策,宋大誌一向是堅決執行,哪怕他心裡覺得這錢他根本就用不上。
路過知青辦的時候,兩人聽到一道清脆的女聲。
“同誌你好,報名下鄉。”
宋向文和宋大誌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裡看到了震驚之色。
要知道,下鄉可是個苦活,許多人都不樂意,三催四請都不去,隻能按照要求強製執行。
如今遇到一個主動來報名的,彆說宋向文和宋大誌,就連知青辦的人都驚訝了。
宋向文和宋大誌的腳步不由自主的慢了下來,不約而同的朝著知青辦看了過去。
一個十八九歲,盤靚條順,身穿布拉加的女孩子,正對著知青辦的同誌,鏗鏘有力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