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一道慘白的閃電撕裂夜空,炸雷緊隨其後,在大家的頭頂上爆開,暴雨傾盆而下,如同天河決堤,整片天地都瞬間籠罩在雨霧裡。
黃豆大小的雨點,被狂風卷著,密集的砸了下來,屋頂的瓦片被打得劈啪作響。
震耳欲聾的雨聲、雷聲混合在一起,把人從睡夢中喚醒。
知青們被這聲音嚇得瑟瑟發抖,臉色煞白,怎麼都睡不著。
半夜,一陣巨大而令人心驚的轟隆聲,遠遠的從大峰山另一頭傳了過來。
雖然不知道是個什麼情況,但知青們隱約覺著,這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這預感,很快就得到了證實。
第二天,高巧春娘家的人就都冒著暴雨跑了過來,尋求庇護。
上一次遇到特大暴雨,還是四十年前,向陽村隻有幾個老年人還記得當初的慘狀。
宋向文的提醒、公社的通知,都沒有引起向陽村大多數人的重視,象征性的疏通了一下溝渠,攔河壩什麼的,人家壓根就沒放心上。
山洪和泥石流這不就找了上來?
而高巧春的娘家,正是向陽村位置最低的那戶人家。
要不是高家夥食好,全家都跑得快,指不定會怎麼樣呢!
反正,高胖娃一家子離開向陽村的時候,半個村都被渾濁的洪水吞噬了。
聽說向陽村消極麵對暴雨預警,結果遭遇了泥石流,毀了半個村,宋向文的臉臭得像是三天沒能大便一般。
即便外麵下著暴雨,宋向文還是帶著宋大誌,把家裡所有的大木盆都串聯了起來,順著已然為自己正名了的青竹河,劃向了向陽村。
不是所有人都像高家人心那麼大,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高家人的強健體魄。
向陽村的一部分人是見識過暴雨、泥石流的,早就收拾好了家當,見勢不對立刻帶著家當跑去了高處的祠堂,暫時躲過了一劫。
另一部分人,就沒有他們那麼好運了。
要不是宋向文和宋大誌來得及時,彆說家當了,就連命可能都得“泡湯”。
不過,宋向文和宋大誌也不是“聖父”。
人是救起來了,可他們卻並沒有往自己家裡帶,而是直接送去了向陽村的高家祠堂,由向陽村自己解決。
向陽村也有自己的赤腳醫生,雖然水平不如宋向文,甚至比不過宋南星、張仁德,但預防個疫情,治個感冒發燒,還是不成問題的。
宋向文把人交給他,便和宋大誌頂著木盆,翻過大峰山,回了家。
路上,兩人也沒有閒著,觀察一下四周的地質情況,預防泥石流的二次爆發,順手收割一下“塌房”以後,四處逃竄的小動物什麼的。
得虧他們帶了那一串大木盆,要不然,這麼多獵物,還真沒地方放。
遠遠的看到兩個人影在朝宋家村“靠攏”,宋南星立馬煮了一大壺濃濃的紅糖薑茶,又讓宋苗燒了一大鍋洗澡水。
宋向文和宋大誌淋著雨,忙活了一整天,灌了一肚子薑茶,洗了個熱水澡,換了一身乾淨衣服,才算是活了過來。
剛下坐下說幾句話,就被宋苗和宋南星推到了床上。
喜歡穿到六零當團寵請大家收藏:()穿到六零當團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