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祐二年,農曆四月十五日,汴京城外,汴河渡口。
一艘巨大的官船前,趙世安等人正在跟家人告彆。
“娘,我好舍不得你,嗚嗚嗚...”盛如蘭埋首在王若弗的懷裡,哭得可傷心了,從小到大,她可從來沒跟她娘親分開過。
“那你不要去了好不好,就留在家裡陪著娘親?”王若弗更是心如刀割,長柏走了,華蘭走了,如蘭走了,老太太走了,明蘭走了,連剛入門的兒媳婦都要跟著一塊走了,她好孤獨啊。
“這個?”盛如蘭的眼淚戛然而止,小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一樣:“娘,去我肯定是要去,你放心,參加完長梧哥的婚禮,我再玩上一段時間就會回來的,你在家等著我,我會給你帶禮物的!”
江南多好玩兒啊,她才不要一個人待在家裡繡花呢,再說了,她的“安哥哥”也想去江南看看,她得帶著他去啊!
“嗬嗬嗬...”“哈哈哈...”“嗬嗬嗬...”盛如蘭可愛調皮的話語讓眾人忍不住笑了起來,彆離的傷感氣氛也衝淡了一些。
“你個沒良心的死丫頭,就知道玩!”王若弗也不哭了,手指用力地戳了戳盛如蘭的額頭,囑咐道:“八月十五前一定得回來,知道嗎?”
“嗯嗯嗯...”盛如蘭連連點頭,不過心裡卻道了一句“看情況吧”。
盛紘看著一眾兒女,眼中既有孩子們張大成人的欣慰,又有骨肉離彆的不舍:“長柏,華蘭,明蘭,如蘭,潮雲,你們要照顧好你們祖母,知道嗎?”
“是,父親!”“是,父親!”“知道了,爹爹!”盛明蘭等人都恭聲應是,眼眶都紅紅的。
最後盛紘把目光看向了盛老太太,真摯地躬身拜道:“母親,您也要多多保重身體!”
“嗯!”盛老太太點點頭,溫聲道:“你也是,不要太過操勞!”
告彆終有儘時,一炷香後,趙世安等人上船離開了。
趙世安他們所乘坐的官船周邊還有五艘運兵船,搭載了一千名前往江寧府提轄司的禁軍甲士,顧廷燁也在其中。
其餘一萬四千名禁軍也將陸續通過水陸兩路出發,最終在江寧府集結。
船隊出汴河入大運河,一路順風南下,日行百八十裡,在四月底到達了揚州。
船隊就此分為了兩波,顧廷燁帶領麾下兩百五十名禁軍隨趙世安上岸登陸,其餘禁軍直接前往江寧府提轄司報到。
...
揚州城,盛家二房舊宅。
這宅子可比汴京的盛府大多了,占地三十餘畝,是一座極其富有江南水鄉氣質的宅院,精致淡雅,很是宜人。
這些年盛家二房雖然遠在汴京,但把這宅子托付給了盛家大房照料打理,除了建築留下了歲月的痕跡外,其它一如往昔。
盛明蘭、盛如蘭都是在這裡出生的,她們童年的大部分時光也是在這裡度過的;盛華蘭在這裡由女孩成長為碧玉年華的妙齡少女,盛長柏在這裡從懵懂孩童成長為翩翩少年。
總之,盛家人對這裡很有感情。當然,也有悲傷。
後院,衛小娘舊院。
院門前,盛明蘭淚眼朦朧,幾次伸手可又不敢推開門扉,仿佛生怕驚擾到什麼,她身後的小桃也是淚流滿麵。
“哎!”趙世安輕歎一聲,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他伸手推開了門扉,牽著盛明蘭的小手邁進了院中,小桃等女使都很自覺地關上門扉,留在門外。
看著院中那陌生又熟悉的布置,深埋在記憶深處的畫麵湧現在了盛明蘭的腦海中,一幕又一幕。
“小娘,小娘,小娘...”盛明蘭衝進了主屋之中,可屋內空蕩蕩的,衛小娘難產去世後,這裡的所有東西都被燒掉了,因為不吉利。
“嗚嗚嗚...”盛明蘭蹲在地上埋頭痛哭,現如今她什麼都有了,卻唯獨失去了她的娘親和弟弟。
趙世安連忙扶起盛明蘭,把她緊緊地摟在懷中,溫柔地撫摸著她的小腦袋。
此時此刻,不需要多說什麼,他隻要給明蘭一個寬廣、溫暖、安全的懷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