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萬紀指著林平安怒聲斥道:“信口雌黃!戶支司掌天下錢穀賦稅出納,其賬目浩如煙海,豈是一個時辰能料理清楚的?你分明是敷衍了事,欺君罔上!”
林平安挑了挑眉:“我是不是信口雌黃,權大人可以問問唐尚書!”
眾人的目光齊齊落在了唐儉身上。
壞了,這小子竟然拿本官做擋箭牌!
唐儉嘴角一抽,但沒辦法,誰讓他是林平安的上官呢?
他整了整衣袍,環視百官,神色肅然道:“長安伯所言句句屬實!他確實是在一個時辰內處理完了當天的公務才下值的!”
接著,他又補充了一句。
“諸位若是不信,可以問問房相,當初長安伯寫了一份工作建議,房相看了也是對其讚不絕口!”
眾人又齊齊看向了房玄齡。
房玄齡點頭道:“不錯,對於長安伯寫的工作建議,本官深表讚同,本官已向陛下諫言,推行六部!”
李世民微微頷首:“嗯,那份工作建議朕已經看過了,非常不錯,朕已經讓人潤色印發,最多五日便可下發六部!”
嘶!
這竟然是真的,這小子當真有這般厲害!
百官見狀,都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林平安趁熱打鐵,環視眾人,開口說道:“諸位,難道你們不想早日完成公務,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讀書品茗、寄情山水?”
“難道你們想永遠陷在這無儘的、低效的文書苦海裡?”
“陛下的宏圖偉業,需要的是高效運轉的朝廷!而不是一群被瑣碎事務拖垮、卻隻能以耗時長短來證明自己辛苦的庸碌之輩!”
“效率,才是真正的勤勉!結果,才是價值的體現!”
此言一出,眾人都陷入了沉默。
他們突然覺得林平安說的很有道理,一時間根本無法反駁。
李世民看著沉默不語的百官微微一笑,開口說道。
“好了,這彈劾之事,長安伯有功無過!柳範,權萬紀,你二人不察實情,拘泥舊法,罰俸一月,以示懲戒!”
“望爾等日後,將心思多用在實際政績上,而非盯著同僚何時下值!”
“喏!”
柳範和權萬紀滿臉慚愧,躬身應喏。
(你們以為這樣就完了嗎?麵對疾風吧!)
林平安看了一眼默然不語的百官,心頭冷笑,接著跨步出列,朝李世民拱手道。
“陛下,為了提高我大唐官員的辦事效率,讓能者上,庸者讓,微臣建議實行績效晉升末位淘汰製度!”
績效晉升末位淘汰製度!
眾人聽到這個新鮮名詞,都不由渾身一顫,心頭泛起一股不妙之感。
上次的火耗歸公,連環互訐之法,至今還讓他們心有餘悸。
李世民聞言,雙眼大亮,急聲問道:“小子,這何謂績效晉升,末位淘汰製啊?”
林平安看了一眼戰戰兢兢的百官,拱手回道:“陛下,這套製度的核心是,不以資曆論英雄,隻以效率定乾坤!”
“至於實施方法嘛,也很簡單,首先設立績效簿與流水牌!”
“這績效簿我大唐官員人手一本,必須詳細記錄當天處理了哪些公務!”
“比如,核算了河南道三州的賦稅賬冊,批複京兆府徭役征調公文三份等,將每日的公務明細化而不是簡單的一句處理公務概括!”
“還有處理每件公務的耗時也必須記上,比如處理這件公務預時要多久,實際處理了多久!”
“至於流水牌,則是每七日在各個衙署大門口公示,衙署內的官員誰處理公務的效率最高,且處理的最好,以此類推進行排名!”
“擇取前三名和後三名,分彆獎勵獎牌一塊,即駿馬獎和蝸牛獎,此獎牌下發後,必須懸掛佩戴三日,除非睡覺沐浴,否則不可摘下!”
“這事不過三,後三名前兩次警告罰俸,若還不思進取,便降職!”
“三次墊底,屢教不改者可調去清水衙門或去基層曆練,比如,調至太常寺守護皇陵!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讓!”
嘶!
聽完林平安的一番長篇大論,百官臉色劇變。
殺人莫過誅心,這小子太踏馬狠了!
若是脖子上掛著一塊蝸牛牌子,誰還有臉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