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狂悖之論再出,在場一眾僧人紛紛變色,指著林平安怒聲斥道。
“豎子狂妄!”
“竟敢褻瀆佛祖!難道你就不怕下18層地獄嗎?”
“辯機師叔,不必與他多言,將其拿下送去見官便是!”
“沒錯,方丈他們不在,辯機師叔隻需一聲令下,我等便將他拿下!”
…………
他怎麼知道解簽之事?難道眼前之人便是陛下賜婚於高陽公主殿下的駙馬?
辯機看著林平安,眸光閃爍,心頭激蕩。
這小子如此狂妄,正好借此機會,好好羞辱他一番,讓他顏麵掃地!
也好讓高陽公主殿下知道她所看中的男人到底是何等貨色!
辯機想到這,朝身後眾僧擺了擺手,接著雙手合十,直視林平安。
“阿彌陀佛,施主此言大謬!佛乃佛陀教化,道乃中土玄學,涇渭分明,豈可混為一談?施主信口雌黃,謗佛毀法,當墮無間地獄!”
這謗佛毀法的帽子可不小啊!
李思文一行三人聽到這話,都不禁臉色一變,剛想勸阻幾句,
卻見林平安冷笑一聲,踏前一步,氣勢逼人。
“嗬嗬……謗佛?我正是在維護佛法真義!爾等隻知念經打坐,可知佛法東傳之初,借道家術語格義,以利傳播?”
“般若謂“智慧”,涅槃曰“無為”,早期譯經,多用老莊之言,此乃史實!”
“我說佛本是道,非指佛祖源於道祖,而是指佛法初入中土,其闡釋之根基、傳播之橋梁,本就依托於道家思想!”
“爾等數典忘祖,隻知死守經文,卻忘了佛法亦是應機設教,隨方解縛,豈有固定不變之相?!”
這……
這一番結合曆史與佛經傳播史的論述,如同重錘,砸得眾僧一時啞口無言。
在場一眾吃瓜群眾俱都一臉震驚之色,他們沒想到佛門和道門還有這般淵源。
辯機此刻也是心頭巨震,他博覽群書,自然知道早期佛經翻譯確有其事,但從未有人如此尖銳直接地將其概括為佛本是道!
他連忙反駁,聲音已有些急促:“強詞奪理!格義之法隻是權宜之計,佛,道兩家根本教義迥然不同!佛陀徹悟宇宙真諦,豈是道家所能囊括?”
“不同?”
林平安嘴角微勾,步步緊逼,語速加快。
“那敢問辯機大師,佛法講“空”,道法言“無”,雖名相異,其追求超脫形而上之本源,是否皆有相通之意趣?”
“佛門講“慈悲濟世”,道門言“齊同慈愛”,其濟世利人之心,可有高下之分?”
“佛門有“頓悟成佛”,道家有“一念通天”,其追求瞬間與終極真理合一之境界,豈非異曲同工?!”
他每問一句,便踏前一步,辯機則臉色蒼白一分,下意識地後退一步。
林平安的每一句質問,都猶如千斤巨錘砸在他的心頭上,讓他腦袋瓜子嗡嗡的。
“你…你這是牽強附會!”辯機額頭滲出細汗,他發現自己平時慣常使用的精妙佛理,在林平安暴雨般的詰問和宏大的比較視角下,竟有些難以招架。
此刻的辯機才終於意識到眼前這個俊朗少年絕非泛泛之輩,無論是佛法還是道法,他都深諳其道。
“牽強附會?”
林平安聲音陡然拔高,聲震全場。
“那我們就說說最基本的!爾等日日禮拜佛像,祈求功德福報,這與道家供奉神仙、祈求長生護佑,在形式與信徒心態上,有何本質區彆?豈不都落了下乘,著了相?!”
“《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道家《道德經》亦言:‘道可道,非常道!皆破執著名相,直指本源!”
“爾等執著金身泥塑,辯機大師你執著解簽卜算,滿足私欲,豈不是背棄了佛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教誨?!”
林平安頓了頓,直視辯機,冷聲質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