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太極殿,早朝。
殿內氣氛莊嚴肅穆,卻又暗流湧動。
文武百官分列兩側,鴉雀無聲,龍椅之上,李世民麵沉如水,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
大殿中央,兩位胡須花白的老僧卓然而立,一位是來自嶺南,雖衣著簡樸,身材清瘦,卻氣度超凡,眼神澄澈智慧的禪宗六祖慧能大師。
另一位則是大總持寺方丈,辯機之師道嶽法師,他麵色沉痛,手持一根竹簽。
哈哈哈……這小畜牲簡直是找死啊!
侯君集和張亮相視一眼,心頭狂笑。
在場的一眾世家官員一個個臉上都露出了一副等著看好戲的神情。
六祖慧能禪師和道嶽法師,那可是佛門頂級大能,隨便跺跺腳,都能讓佛門顫上三顫。
林平安不過是一個從深山老林出來的毛頭小子罷了,昨日在會昌寺隻能說他運氣好,今天他定在劫難逃!
唉,到底是年輕氣盛,太衝動了!李勣看著大殿中央站著的兩位佛門高僧,心中一歎,眼中滿是擔憂。
程咬金和尉遲恭等幾名與林平安相熟的武將也是急的不行,但卻無可奈何。
不多時,張阿難帶著林平安步入了大殿。
殿內眾人的目光齊齊聚集在了林平安的身上。
“微臣參見陛下!”林平安腳步沉穩,目不斜視,朝李世民拱手見禮。
李世民微微頷首。
“不必多禮!”
林平安看向六祖慧能和道嶽法師,也不廢話,直接開門見山道。
“兩位大師,今日前來有何賜教?”
慧能大師率先開口,聲音平和卻自帶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回蕩在大殿之中。
“阿彌陀佛,林施主佛本是道之言,恕老衲直言,實乃謬論!”
“佛是佛,道是道,源流各異,法門不同,佛陀徹悟宇宙真如實相,宣說緣起性空之法,究竟圓滿,豈是道家學說所能涵蓋?”
“此論非但貶低我佛,亦是對天下僧眾的莫大羞辱,更是惑亂人心,動搖善信根基,還請林施主收回此言,並向我佛門致歉!”
他的話語不帶火氣,卻直指核心,站在了佛法正統和宗教尊嚴的高度,引得殿內不少信奉佛教的大臣微微頷首。
這小子能頂得住嗎?
李世民見狀,眼裡閃過了一絲擔憂。
林平安神色一肅,開口說道:“慧能大師此言差矣,晚輩所言佛本是道,非是論佛祖與道祖之高下,而是闡述佛法東傳、初植中土之史實與過程!”
“漢時佛法初入,為使中土士民理解,大量借用道家無為、自然、清靜等術語格義佛經,此乃治史者皆知!”
“我說佛本是道,意指佛法能在此地廣布,最初是依托於道家思想之土壤,借用了道家之名相!此乃飲水思源,何錯之有?”
“莫非大師認為,佛法東傳,無需借助任何中土思想,便能憑空而生?”
他巧妙地將辯論從孰高孰低引向了曆史傳播過程,再次強調借助與依托,而非等同或源於。
慧能大師微微蹙眉,他修行高深,不滯於物,但對於具體曆史細節卻不甚糾結,緩聲道:“縱有格義之便,亦為權巧,佛法真義,超越名相,終究與道不同!”
林平安挑眉反問道。
“既超越名相,那為何執著於佛、道之彆?為何容不得佛本是道四字?”
“《金剛經》雲: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一切法皆是佛法,又豈囿於名相門戶之見?”
“大師的禪宗,不也講不立文字,教外彆傳嗎?這與道家得意忘言之旨,豈無神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