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嗯”了一聲,算是回應,翻身上馬,大長腿猛地一夾馬腹,疾馳而去。
她自始至終沒再回頭看林平安,但嘴角卻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極其細微地向上彎了一下。
林平安看著縱馬疾馳而去的高陽,嘴角也露出了一絲笑意。
…………
十月的長安,秋意漸濃,仲秋已至,鴻臚寺客館內,吐蕃大相祿東讚正對著一卷羊皮地圖凝神,眉頭緊鎖。
來大唐兩天了,求親之事卻毫無進展,大唐皇帝的態度依舊曖昧不明,仿佛吐蕃的誠意與高原的冰雪一樣,難以融化長安宮殿的綠瓦。
“大相!大相!”
就在這時,一名隨從快步走了進來,臉上帶著難以抑製的興奮,壓低聲音道:“天大的好消息!”
祿東讚抬起頭,眼神銳利:“講!”
“大唐的嫡長公主,皇後所出的長樂公主,還有那位永嘉公主,就在不久前,竟都與她們的駙馬和離了!”隨從語速極快,生怕這消息飛走一般。
“什麼?!”祿東讚猛地站起身,身後的胡凳因他劇烈的動作而發出“吱呀”一聲。
他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和離?兩位公主?你確定消息無誤?!”
隨從一臉認真地回道:“千真萬確!此事已人儘皆知,據說與那位新晉長安縣伯提出的近親三代不可成婚有關,大唐的皇帝陛下下了旨意,兩位公主已與駙馬和離!”
一瞬間,祿東讚臉上的陰霾被一種近乎狂喜的光芒所取代。
他深吸一口氣,胸膛劇烈起伏,眼中閃爍著精明與野性的光芒,在房間內來回踱步。
“天神庇佑!天神庇佑我吐蕃!”
他幾乎要大笑出聲,卻又強行壓抑住,化作幾聲低沉而興奮的喘息。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讚普夢寐以求的大唐公主,而且一次出現了兩位合適的人選!還是身份如此尊貴、正值婚齡的公主!”
之前他向李世民提出和親時,李世民以無適婚年齡的公主為由拒絕了他。
他猛地停下腳步,眼中精光四射:“尤其是長樂公主,嫡長公主,身份尊貴無比!若讚普能娶到她,那嫁妝……永嘉公主雖稍遜,但亦是上上之選!好,好啊!”
之前的挫敗感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絕佳的計劃在他腦中飛速成形。
他不再是無的放矢的求親者,而是手握明確目標的獵人。
他迅速冷靜下來,恢複了應有的沉穩,但眼底的熾熱卻絲毫未減,他沉聲對隨從下令。
“立刻去辦幾件事:第一,不惜重金,詳細打探兩位公主的性情、喜好,越詳細越好!”
“第二,去查清楚那位長安縣伯的底細,他一句話竟能引得大唐皇帝下旨,令公主和離,此人絕不簡單!”
“第三!”他頓了頓,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準備好更豐厚的禮物,這次不止獻給大唐皇帝,還要有針對性地準備一些能投兩位公主所好的珍玩!”
“另外,將我帶來的吐蕃最上等的寶石、麝香、氆氌重新整理,以備進獻!”
隨從領命,正要離去,祿東讚又補充道:“且慢!讓我們的人,在長安的茶樓酒肆、文人聚會中,可以‘無意’間散播一些言論!”
“內容嘛……就是讚歎咱們讚普的年輕英勇、雄才大略,以及吐蕃百姓對迎娶大唐公主的殷切期盼,強調此番和親對兩國邊境永續和平的莫大好處!”
“記住,一定要做得巧妙,如同水滴入海,無聲卻可漸起漣漪!”
他要先造勢,讓吐蕃求娶一位合適的公主,這個概念滲透進大唐人的談論中,特彆是要讓那些朝臣們覺得,此事並非突兀之舉,而是有現實基礎和民意。
隨從點頭,轉身快步離去。
祿東讚走到窗邊,望向不遠處巍峨的太極宮方向,目光灼灼。
“大唐皇帝陛下!”祿東讚低聲自語,仿佛在與宮殿中的李世民隔空對話。
“您最珍愛的女兒既然已恢複自由身,何不給予她一段更為廣闊、更能彰顯大唐威儀的姻緣?嫁往吐蕃,成為一國之母,豈不遠勝於困於長安方寸之間?”
秋風吹過庭院,卷起幾片枯黃落葉,卻吹不散祿東讚心中已然熊熊燃燒的野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