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皇宮太極殿,早朝。
君臣奏對完畢後,一名鴻臚寺官員引領吐蕃使者祿東讚進入了大殿。
“外臣祿東讚見過尊貴的大唐天可汗陛下!”祿東讚上前朝李世民躬身一禮,神態無比恭敬。
“貴使不必多禮!”李世民擺手。
他對祿東讚是又愛又恨,祿東讚才識過人,有宰輔之姿!
為了拉攏對方,李世民曾試圖將宗室女嫁給他,希望他留在唐朝,為自己效力,可都被祿東讚婉拒了。
李世民欣賞他的才能,更欣賞他的這種風骨,可惜這家夥每次來長安,都是抱著同一個目的,為他們的讚普鬆讚乾布求親,這讓李世民無比頭疼。
“尊貴的大唐天可汗陛下!”祿東讚朝李世民再次躬身一禮,聲音洪亮,回蕩大殿。
“外臣祿東讚奉我吐蕃讚普之命,第三次前來大唐,隻為表達我吐蕃願與大唐永結姻親之好,共築邊境百年和平之誠心!”
殿內文武百官目光皆聚焦於他。
李世民端坐龍椅,麵色平靜,看不出喜怒:“貴使之心,朕已知之,然,和親乃大事,需從長計議!”
祿東讚似乎早有預料,他深深一揖,語氣愈發懇切:“天可汗陛下明鑒!我主對大唐文化心向往之,對天可汗陛下之威儀更是敬佩萬分!”
“聽聞天可汗陛下嫡長公主,長樂公主殿下,嫻雅端方,蕙質蘭心,乃天下女子典範!”
“我主傾慕不已,願以高原最珍貴的寶石為聘,迎娶長樂公主,立為我吐蕃國母,尊榮無限,並願向大唐稱臣納貢,永為藩籬!”
此言一出,殿內百官頓時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聲。
求娶大唐嫡長公主?這吐蕃胃口不小啊!
程咬金和尉遲恭剛想邁步出列,將這不要臉的家夥噴個體無完膚,便被李勣一個眼神給瞪回去了。
李世民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一下,隨即舒緩,淡淡道:“長樂年幼,且剛經曆變故,朕與皇後意欲多留身邊些時日,暫無意令其遠嫁,貴使美意,朕心領了,此事容後再議!”
祿東讚聞言,滿臉失望,仿佛錯過了稀世珍寶一般道:““唉!竟是如此,外臣替我主深感遺憾!”
李世民見他不再糾纏,頓時長鬆了一口氣。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祿東讚突然話鋒一轉。
“尊貴的天可汗陛下,長樂公主殿下鳳駕難至,我吐蕃亦不敢強求!”
“外臣聽聞,陛下之妹,永嘉公主殿下,風華絕代,性情開朗,如今亦是待字閨中!”
他刻意模糊了李月與竇奉節和離的事實。
“讚普對永嘉公主殿下亦心儀已久!若陛下能允永嘉公主下嫁,我吐蕃同樣以最高禮節相迎,所有承諾一如之前!”
“此舉既可全兩國邦交之誼,亦可慰永嘉公主殿下之心,豈非兩全其美?還望天可汗陛下成全!”
他退而求其次,將目標鎖定為永嘉公主李月,並拋出了極其誘人的條件——稱臣納貢!
這對於注重天朝威嚴和李世民個人威望的朝堂來說,具有不小的衝擊力。
果不其然,那些原本就與李唐皇室不睦,或樂於見到皇室公主遠嫁以“為國分憂”的世家官員們,立刻抓住了這個機會。
一位王姓禦史率先出列:“陛下!臣以為此議甚好!吐蕃稱臣,更能彰顯我大唐赫赫天威,恩澤遠播!於國於民,皆有大益!臣懇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允準此婚事!”
“祿東讚大相誠意拳拳,吐蕃若稱臣,則西南無憂矣!”
“永嘉公主殿下能為國遠嫁,亦是皇室楷模!”
“微臣附議!”
…………
一時間,殿內百官附議之聲此起彼伏。尤其以世家官員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