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安翻身下馬,剛踏進公主府大門,幾名手持細長竹杖的宗室貴婦便迎了上來。
其中一名貴婦朝林平安微笑說道:“新婿入門,需得受些敲打,往後才知道疼愛新婦!”
這便是大唐的“下婿”之禮,意在小小地為難一下新郎,增添喜慶氣氛。
林平安見狀,非但不慌,反而笑容更盛,一邊靈巧地躲閃著並不用力的竹杖,一邊拱手討饒,嘴裡跟抹了蜜似的。
“諸位姐姐手下留情!小子皮糙肉厚不打緊,可若是打壞了這身好不容易撐起來的門麵,待會兒見了新娘子,她嫌我不夠俊,不肯上轎,小子可就隻能賴在公主府不走了!”
這幾名貴婦都差不多年近40了,見林平安一口一個姐姐,都不禁喜笑顏開,紛紛笑罵他“貧嘴”,竹杖也就順勢放了下來。
跟在林平安身後的程處默等人,看到這一幕,都不禁目瞪口呆,想到自己成婚接親時被打得滿頭包的囧樣,都不禁暗歎,論臉皮厚還得看陽明兄。
那麼大年紀,當他娘都綽綽有餘了,這一聲姐姐他是如何叫出口的?!
長孫皇後掩嘴淺笑,隨後溫聲提醒道:“平安,莫要貧嘴了,該念你的催妝詩了,新娘子還在閨中等著呢!”
林平安早有準備,點了點頭,朝後院閨房方向,朗聲吟道。
“傳聞燭下調紅粉,明鏡台前作好春。
不須滿麵渾妝卻,留著雙眉待畫人。”
詩句旖旎溫情,既讚美了新娘子對妝容的用心,又暗含了夫妻間畫眉之樂的情趣。
話落,前院頓時響起一片叫好聲,長孫皇後微微頷首,麵露滿意之色。
“好詩!”
“長安侯果然文采風流,隨口便是這等佳作!”
…………
閨房內,畫屏將詩句一字不落地傳了進來。
高陽聽著那“留著雙眉待畫人”,想到洞房夫妻恩愛,郎君為自己描眉的場景,頓時羞得滿臉通紅。
在畫屏的攙扶下,高陽身著青綠色華麗嫁衣,頭戴珠翠,以精致團扇遮麵,蓮步輕移,緩緩來到前廳。
她身段窈窕,雖被嫁衣層層包裹,依舊難掩其玲瓏曲線。
新娘子以扇遮麵而出,韋貴妃看向林平安,笑著提醒:“新郎官,快作卻扇詩吧!新娘子這廬山真麵目,可就等著你的詩句來引路呢!”
林平安看著團扇後那雙含情脈脈、水波盈盈的美眸,心頭一熱,脫口而出。
“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
若道團團似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
這詩巧妙地將團扇比作明月,將新娘容顏比作月中桂花,意境優美,期盼之情溢於言表,再次贏得在場眾人喝彩。
詩畢,高陽依禮,緩緩移開了遮麵的團扇。
刹那間,一張精心妝點過的嬌顏完全展露在林平安眼前。
青絲高挽,珠圍翠繞,眉如遠黛,目似秋水,朱唇一點,嬌豔欲滴,今日的高陽,褪去了平日的刁蠻,多了幾分女子的嬌柔。
林平安一時間都看癡了,目光火熱。
高陽見他這副呆樣,剛褪下紅暈的臉頰再次飛霞,羞得她下意識地想用團扇再擋,卻被周圍善意的哄笑聲製止。
長孫皇後又是好笑又是欣慰,連忙出來打圓場:“好了,吉時不可誤,平安,快扶高陽出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