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兮月先將那口沉甸甸、亮閃閃的四宮格銅鍋送回廚房,囑咐嬤嬤好生看管,便又風風火火地趕往集市。
這大周朝物產豐饒,著實便利。
她先去了肉鋪,專門吃肉的肉牛雖價高,要六十文一斤,但她還是毫不猶豫地割了五斤紋理漂亮的肥瘦相間牛肉,又特意買了一大塊雪白的牛油和一包曬乾的紅辣椒,這是製作麻辣鍋底的關鍵。
接著,她挑了一隻肥碩的老母雞,準備熬製清鮮的雞湯鍋底。
看到攤位上紅豔豔的番茄(在這個架空的朝代,它被稱作“紅玉果”),她買了許多,打算做酸甜開胃的番茄鍋。
各種新鮮的菌菇也買了不少,用來熬煮山珍菌菇鍋。
當然,涮煮的配菜也不能少:脆嫩的各色蔬菜、粉糯的紅薯、爽口的土豆片……最後,她還買了一小袋生芝麻,準備自製香醇的芝麻醬。
滿載而歸後,喬兮月便在廚房裡忙碌開來。
首先製作鍋底:
牛油麻辣鍋:大鐵鍋內,先將買來的牛油切塊熬化,投入蔥薑蒜爆香,再加入大量乾辣椒和一種類似花椒的香料“麻椒”炒出紅油和嗆辣香味,最後倒入適量的清水和少量酒水盲盒開出的白酒熬煮,撒入鹽調味。紅油滾滾,辣香撲鼻。
雞湯鍋:老母雞焯水後,放入清水鍋中,加入薑片、蔥段,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直至湯色清澈金黃,香氣四溢,隻加少許鹽提鮮。
番茄鍋:紅玉果頂部劃十字刀,用開水燙過去皮,切碎後放入鍋中翻炒出濃稠湯汁,加入適量清水熬煮成酸甜濃鬱的番茄湯底。
菌菇鍋:各種菌菇清洗乾淨,撕成小塊,與幾顆紅棗、薑片一同放入清水中熬煮,直至菌菇的鮮味完全融入湯中,湯色清亮而鮮美,這個菌菇鍋,一定要煮開,煮夠半個時辰,不然,喬兮月怕大家躺板板!
芝麻醬:將芝麻放入水中投洗,撈出來後,小鍋內小火慢炒生芝麻,炒至微黃噴香,倒入石臼中搗碎,再加入少許鹽和溫水,慢慢攪打成順滑粘稠的醬狀,醇厚的堅果香氣彌漫開來。
四個鍋底分彆倒入四宮格銅鍋相應的格子裡,爐膛內放入燒紅的炭火,不一會兒,四個格子便陸續咕嘟咕嘟地沸騰起來,不同的香氣交織在一起,令人食指大動。
與此同時,喬兮月還快手炸了幾盤香酥雞排、黃金豬柳等小吃,一並擺上桌。
長條桌上,各式洗淨切好的涮菜、薄如蟬翼的牛肉片、精致的水果盲盒、甜品盲盒、以及不同口味的酒水和奶茶琳琅滿目,堪稱一場盛宴。
她差了個機靈的小廝去書院門口等著,囑咐他見到黎子釗和黎嶼川,務必請上吳夫子和李夫子一同過來,權當是補上拜師宴。
當黎子釗、黎嶼川陪著吳夫子、李夫子到家時,還未進門,便被那混合著霸道的麻辣、醇厚的雞湯、酸甜的番茄、鮮美的菌菇以及油炸食品的複雜香氣勾得肚內饞蟲大動。
“這是……”吳夫子驚訝地吸了吸鼻子。
李夫子也麵露驚奇:“好生獨特的香氣!”
進入堂屋,看到那口咕嘟冒泡的四宮格銅鍋和滿桌從未見過的食材,兩位夫子更是驚訝。
喬兮月從廚房出來,笑著迎上:“兩位夫子大駕光臨,寒舍蓬蓽生輝!快請入座。今日準備了些新奇吃食,名為火鍋,還請夫子們嘗嘗鮮。”
她仔細介紹了四種鍋底的風味以及吃法:“將這薄薄的肉片、新鮮的菜蔬,放入滾燙的鍋底中稍加涮燙,蘸上這特調的芝麻醬或蒜泥油碟,便可食用。各有風味,夫子們可依口味自選。”
眾人依言坐下,開始嘗試。
吳夫子嗜辣,率先將牛肉片放入麻辣鍋,燙熟後蘸滿芝麻醬送入口中,頓時辣得額頭冒汗,卻大呼過癮:“痛快!這味道夠勁道!”
李夫子偏好清淡,菌菇鍋和雞湯鍋深得他心,連聲稱讚湯底鮮美,涮煮的蔬菜格外清甜。
黎子釗細心照顧著黎嶼川,為他燙煮番茄鍋裡的食物,酸甜的口感讓孩子吃得眉開眼笑。
席間,眾人品嘗著美味絕倫的火鍋,喝著清冽甘醇的美酒或甜潤的奶茶,再配上酥脆的炸貨和飯後甜點水果,氣氛熱烈融洽。
兩位夫子學識淵博,談笑風生,黎家上下恭敬有禮,其樂融融。
宴席終了,吳夫子和李夫子皆吃得心滿意足,對這番新奇體驗讚不絕口。
臨行前,喬兮月又讓小廝包好了兩份精致的甜品、水果和兩瓶上好酒水,堅持讓兩位夫子帶上。
“區區薄禮,不成敬意,感謝夫子對子釗和嶼川的悉心教導。”兩位夫子起初連連推辭,但架不住黎家人的真誠與熱情,最終隻好笑著收下,心中對黎家的好感又增了幾分。
送走夫子,夜色已深。
但黎家小院中,似乎還殘留著火鍋的熱氣與歡聲笑語,以及那令人回味無窮的濃鬱香氣。
這一場彆開生麵的拜師宴,圓滿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