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兮月來到錦繡食肆時,晚市已然開啟。
店內人聲鼎沸,熱氣蒸騰,濃鬱的香氣勾得人食欲大動。即使沒有她坐鎮,整個食肆依舊運轉得井井有條。
跑堂夥計們推著小推車,熟練地將一車車食材送往各桌;李荷花幾人在售賣區手腳麻利地售賣盲盒;後廚方向傳來規律的切菜聲和湯鍋沸騰的咕嘟聲;錢掌櫃和李掌櫃一人負責結賬收款,一人則在店內巡視,協調著人手,處理些小狀況。
一切都有條不紊,忙而不亂。
喬兮月心中欣慰,她沒有驚動任何人,悄悄找了個不起眼的角落坐下。
看著這熱火朝天的景象,她的思緒卻漸漸飄遠。
高產水稻和紅薯的種子就安靜地躺在她的靈泉空間裡,那驚人的畝產數字仿佛帶著灼人的溫度。
她知道,這些東西一旦成功推廣開來,意義遠比榨油之法甚至水泥配方更加重大和深遠。糧食,乃國之根本,萬民之命。但也正因如此,絕不能輕易示人。
來源如何解釋?為何偏偏她能有如此高產的種子?若處理不當,引來猜忌甚至災禍,絕非危言聳聽。這也是為什麼她在縣衙隻字未提高產糧種,隻提了相對“安全”的水泥。
“必須想個萬全之策,讓這些種子能順理成章、不起眼地出現,並慢慢推廣開來……”喬兮月手指無意識地輕敲桌麵,眉頭微蹙,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
就在這時,一桌結賬的客人眼尖,透過人群縫隙看到了角落裡的她。
那位大嬸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像是發現了什麼寶藏般,猛地提高嗓門驚呼起來:“哎呀!是縣主娘娘!活的縣主娘娘!娘娘您也在店裡啊!”
這一嗓子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湖麵,瞬間在喧鬨的食肆裡激起了一圈漣漪。許多食客都聞聲望去,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喬兮月身上。
喬兮月被打斷思緒,身子幾不可查地一僵。
聽著那句“活的縣主”,她內心忍不住腹誹:我不是活的,難道還是死的不成?這大嬸說話真是……
但麵上,她迅速調整好表情,抬起頭,露出一個得體又溫和的微笑,朝著那位大嬸和周圍看過來的客人微微頷首:“大家吃好喝好,不必拘禮。”
然而,熱情的民眾可不會因為她一句話就安靜下來。瞬間,她仿佛又回到了午時被“圍觀的場麵”。
“縣主娘娘!您家的火鍋真是太好吃了!”
“娘娘您真是菩薩心腸,弄出這麼好吃的東西!”
“娘娘,讓我家小子給您磕個頭,沾沾您的福氣聰明氣!”
“娘娘……”
道謝的、誇讚的、想沾福氣的……甚至又有人想湊過來拉她的手。
喬兮月隻能維持著僵硬的笑容,一一應付,心裡叫苦不迭。她忍不住想,這要是在現代,怕不是要被拉著合影簽名到手軟?看來,下次來隻能去樓上包廂了!
好不容易熬到晚市結束,送走了所有意猶未儘的客人,喬兮月看著夥計們開始打掃衛生,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