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兮月聞言,心裡“咯噔”一下,難道是水泥的事又有變故?或是鐵礦粉出了問題?
她無奈地歎了口氣,真是勞碌命,連口水都顧不上喝,隻得認命地轉身又出了門。
趕到縣衙,縣令果然還在書房等著她。
一見她,便關切地問道:“縣主娘娘,您要的鐵礦粉,鄭鐵那邊可送到了?二十斤夠不夠用?若是不夠,本官再想想辦法,看能否從府城那邊再協調一些過來。”
喬兮月心下稍安,原來是為這個,連忙道:“大人費心了,二十斤目前足夠了。水泥試驗並非一蹴而就,前期摸索階段,用量不會太大。”
縣令點點頭,又道:“那……可需要本官派些衙役前去幫忙?挖土、壘窯,總需要些力氣活。或者需要工匠指導?”他顯得比喬兮月還要熱心,畢竟這事關他的政績。
喬兮月婉言謝絕:“多謝大人好意。目前還隻是準備階段,物料、工具都還在籌措中,黎河村的村民足夠應付了。等真正開始試驗,若遇到難處,定然少不了要麻煩大人援手。”她可不想現在就讓官府的人介入太多,免得人多眼雜,反而容易出紕漏。
縣令見她心中有數,便也不再堅持,又寒暄了幾句,喬兮月這才得以脫身。
再次回到家中,天色已晚,已是酉時三刻(晚上近七點)。
堂屋裡點著油燈,一家人——黎天佑、趙桂花、黎子釗、潘鳳霞、黎大江,甚至連小采薇和黎嶼川都正襟危坐,顯然都在等她回來開飯。
桌上的飯菜顯然已經熱過一回了。
見她一臉疲憊地走進來,趙桂花首先心疼地開口:“月兒,怎麼忙到這麼晚?瞧你這臉色差的,快坐下歇歇。事情再多,也得顧著身子啊!”潘鳳霞趕緊給她盛飯舀湯。
黎天佑也道:“是啊,兮月,如今家裡日子好了,你不必如此事事親力親為,拚壞了身體可不值當。”
喬兮月心裡暖暖的,坐下接過飯碗,簡單吃了兩口,才道:“爹,娘,大哥大嫂,讓你們擔心了。今天回村,主要是辦了兩件事。第一件,我在村裡買了十三畝水田和八畝旱地。”
眾人聞言都有些驚訝,但也沒多說什麼,畢竟家裡現在不缺這點錢。
趙桂花隻是問:“怎麼突然想起在村裡買地了?咱們如今也不指望著地裡的收成過活。”
喬兮月頓了頓,繼續道:“第二件事,我跟村長商量了,決定由咱們家出錢,補貼村裡想買地的人家一半銀錢。”
這話一出,飯桌上安靜了一瞬。
補貼一半銀錢,這可不是小數目,而且聽起來似乎沒什麼直接的好處。
潘鳳霞心直口快,疑惑道:“弟妹,這……這是為啥呀?雖說咱家現在寬裕了,可這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白白補貼出去……”黎大江也撓撓頭,顯然不太理解。
黎天佑和趙桂花對視一眼,雖然也沒完全明白,但老兩口對喬兮月有著莫名的信任。
黎天佑開口道:“兮月這麼做,肯定有她的道理。咱們聽著就是了。”
喬兮月看著家人雖然不解卻依然選擇支持的態度,心中感動。她不想家人心裡存著疙瘩,便對黎子釗道:“夫君,還是你跟大家說吧。”
黎子釗點點頭,放下筷子,神色認真地看著家人,壓低聲音道:“爹,娘,大哥,大嫂。兮月這麼做,是因為她在神仙的寶物裡,得到了一些……非常高產的糧種。”
“高產糧種?”眾人疑惑。
“有多高產?”黎大江最關心田地,忍不住問。
黎子釗深吸一口氣,緩緩道:“水稻,畝產預計可達千斤左右。紅薯,畝產或許能超過四千斤。”
“多……多少?!”
“千斤?!”
“四千斤?!!”
一石激起千層浪!飯桌上所有人都驚呆了,筷子掉在桌上的聲音清晰可聞。
趙桂花猛地捂住胸口,潘鳳霞張大了嘴,黎大江直接站了起來,連黎天佑都差點從輪椅上驚得撐起來!
小采薇和黎嶼川雖然對數字概念不深,但看大人反應也知道是了不得的事情。
“子釗!你……你說真的?世上真有這等神種?”黎天佑聲音發顫。
“這……這怎麼可能?尋常水稻一畝能收兩百斤都是好年景了!”黎大江覺得像是在聽神話。
“天爺啊……四千斤紅薯?那得堆成小山啊!”潘鳳霞喃喃道。
黎子釗鄭重地點頭:“千真萬確。兮月打算將這些糧種,悄悄混入村裡的普通種子裡,慢慢推廣開來。但若是大家地太少,或者都是佃戶,這種子再好也推廣不開,好處落不到鄉親們自己手裡。所以,她才要補貼大家買地,讓村裡人儘量都有自己的地,這樣才能把高產種子留在黎河村,讓咱們村先富起來!這才是長遠之計,是真正的大功德!”
聽完這番解釋,所有的疑惑瞬間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震撼和狂喜!
趙桂花一把拉住喬兮月的手,激動得老淚縱橫:“好孩子!好孩子!你這是要造福一方啊!娘……娘替你祖母高興!她老人家在天之靈,一定會為你驕傲的!”
黎天佑也激動得連連拍著輪椅扶手:“好!好啊!兮月!你真是我們黎家的驕傲!是黎河村的福星!這事做得對!做得太對了!我們支持!全力支持!”
潘鳳霞和黎大江也徹底明白了,臉上滿是欽佩和興奮。
潘鳳霞道:“弟妹!你真是太厲害了!這心思,這眼光!嫂子佩服!以後你說怎麼乾,我們就怎麼乾!”
黎大江也憨厚地笑著,用力點頭:“嗯!弟妹,需要俺出力的時候,儘管開口!”
看著家人欣喜、理解、支持的目光,喬兮月一整天的疲憊仿佛瞬間一掃而空,心中充滿了溫暖和力量。她的計劃,終於有了最堅實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