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製M3A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和日製九七式中型坦克是兩種設計哲學和工業水平完全不同的產物,它們的薄弱環節也各有特點。
總的來說,這兩種坦克都相對簡單,但M3A3的可靠性更高,而九七式則更“脆弱”一些。
美製M3A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是美國大規模工業生產的典範,強調可靠性、維護性和乘員舒適性。其易損件更多是與高機動性帶來的磨損相關。
懸掛係統與履帶上的問題M3A3采用了垂直蝸殼彈簧懸掛係統,雖然越野性能不錯,但結構相對複雜,活動部件多。
在粗糙地形下長時間高速機動,平衡肘、彈簧、誘導輪軸等部件容易因持續衝擊而疲勞或損壞。
發動機是ContinentalW670星型發動機,這款空冷航空發動機雖然動力尚可,但作為坦克發動機有其弊端。
氣缸頭、氣門容易因過熱而損壞。空冷係統在多塵環境下效果會打折扣,可能導致過熱和功率下降。
還有就是變速箱,也是於班長他們坦克損壞的地方。
美製為了實現靈活的機動性,其變速箱和轉向係統較為複雜。
離合器片是消耗品,在粗暴駕駛或新手駕駛員手中容易燒毀。
這就是解放軍坦克部隊手裡的美製M3A3斯圖亞特坦克,出現問題最多的地方。
轉向機構的刹車帶也容易磨損。
日製九七式中型坦克,反映了日本當時相對有限的工業資源和設計理念,更注重輕量化和步兵支援,其薄弱環節往往更為致命。
第一是發動機,也就是三菱SA12200VD風冷柴油機。
這是九七式最核心的弱點。
雖然采用柴油機降低了起火風險,但其功率嚴重不足,導致坦克超負荷運行。
發動機和變速箱的連接機構非常脆弱,離合器極易燒毀和故障,經常出現“趴窩”的情況。
傳動係統無法承受粗暴操作。
第二是九七式采用了“蝸殼彈簧”懸掛,其履帶銷和主動輪強度不足,在複雜地形下容易發生履帶脫落的故障,這是九七式非常常見的戰場故障。
第三是炮塔旋轉機構,九七式早期的炮塔轉向非常吃力,主要依靠手搖齒輪。後期型號增加了助力係統,但依然緩慢且不可靠。齒輪組在緊張的戰鬥中容易卡滯或損壞,導致炮塔無法轉動,這是致命的。
現在吳村坦克團裡更多的是日製九七式坦克。
出現問題最多也是離合器。
在周團長帶著陳曉克看了破損的部件後,陳曉克也沒有二話,說要帶著樣品回去試試。
周團長現在也是沒有其他辦法,就同意陳曉克的要求。
一共五樣部件,美製M3A3斯圖亞特坦克的氣缸頭、氣門、離合器片,日製九七坦克離合器、炮塔齒輪組。
“三天後,我把樣品送過來。”
“不用這麼急。”周團長一聽三天時間,自然高興,但是他認為時間太短,怕陳曉克來不及。
以他的理解,這些零部件用上十天八天的,都不算是什麼問題。
“沒事,我儘快把樣品給你們製造出來,如果合適就多生產。”
陳曉克要不是需要儘快在南昌城裡找地方建立一個加工點,他明天就能拿東西過來。
反正他在現代用上一兩個月都可以。
樣品被搬到摩托車上的挎鬥,陳曉克跟大家打了一聲招呼,就啟動摩托車,一溜煙地走了。
這時黃政委才道,“你們跟他們熟悉嗎?”
周團長看向於班長。
於班長想了想,自己好像剛跟陳曉克見過兩麵,真說不上熟。
“不太熟。”
“他要是不回來怎麼辦?”黃政委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