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一年春,JX省委會議室。
全省農村農業工作會議的氣氛莊重而熱烈。
牆上掛著巨大的JX省地圖,上麵標注著各地區的農田水利建設規劃。
當會議進行到“地方工業支援農業”的議題時,NC市委的彙報成了全場焦點。
市委鄧書記拿著精心準備的彙報材料,其中詳細介紹了如何組織“前進機械修理廠”為核心,聯合全市多家工廠協作攻關,在短短幾個月內成功量產鍋駝水泵機組,並迅速形成產能支援春灌的事跡。
他著重強調了“黨的領導、全市一盤棋、技術攻關與群眾智慧相結合”的成功經驗,沒有過度突出某個廠或某個人的功勞,而是將其歸結為市委和工業局有力組織的成果。
陳書記聽完彙報,臉上露出了欣慰和讚賞的笑容。他摘下眼鏡,輕輕敲了敲桌麵,吸引了全場的注意。
“好!很好!NC市委和工業局的同誌們,做了一件大好事!”陳書記的聲音洪亮而充滿力量,“你們這個‘協作生產’的辦法,摸到門路了!這不是簡單的生產了幾十台抽水機,這是給我們全省的工業如何支援農業,打了個樣板,闖出了一條新路!”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全場各地市的領導,語氣變得更加語重心長:“同誌們呐,我們現在建設社會主義,缺的是什麼?缺資金、缺設備、缺專家,但我們最不缺的,就是人民群眾的智慧和乾勁!南昌的經驗就證明了,隻要把我們現有分散的力量組織起來,拳頭捏緊了,就能解決大問題!”
坐在一旁的邵領導也笑著補充道:“老俵們看到了‘鐵牛’能自己吐水澆田,那個歡喜勁頭,比多分幾斤穀子還高興!這是實實在在解放了勞動力,提高了生產力!NC市的同誌,功不可沒!”
會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鄧書記和一同與會的沈局長感到臉上有光,心裡既自豪又感到壓力巨大。
果然,表揚之後,任務緊接著就來了。
陳書記話鋒一轉,神色變得嚴肅起來:“但是,同誌們,五十八台,夠不夠?我告訴你們,差得遠!差得太遠了!我們江西有多少萬畝‘望天田’?有多少條河溝等著抽水?光靠南昌一市之力,是絕對不夠的!”
他看向鄧書記和沈局長的方向,目光中充滿了期望和信任:“南昌的同誌既然先走了一步,取得了成功,那就要發揮模範帶頭作用,肩上再加加擔子!省委要求你們,不能滿足於現狀,要繼續挖潛力、擴產能、提質量!”
邵主席具體提出了要求:“我看,你們要定一個更宏大的目標!今年年內,能不能力爭突破五百台?不僅要滿足南昌地區的需求,還要支援贛南、吉安等地區的兄弟市縣!要把你們的技術和經驗,毫無保留地推廣出去!省工業廳要全力協調,給你們調撥緊缺的生鐵、焦炭!我們要讓‘南昌造’的抽水機,響遍贛鄱大地!”
這個目標像一顆重磅炸彈,讓鄧書記和沈局長既感到無比光榮,又感到了泰山壓頂般的壓力。五百台!這幾乎是現有產能的兩倍。
散會後,陳書記特意叫住了鄧書記和沈局長,低聲叮囑道:“任務很重,我知道。但這是政治任務,更是關係到今年全省糧食豐收的關鍵!有什麼困難,直接向省委彙報!要人給人,要政策給政策!但是,任務必須完成!”
回到NC市委立刻召開了緊急常委會,省委的表揚和新的任務指標,讓所有常委既興奮又倍感壓力。
壓力迅速傳達到了工業局,最終落在了“前進機械修理廠”和整個協作網絡身上。
沈局長再次坐在了陳曉克的辦公室,表情凝重地將省委的要求和五百台的年度任務和盤托出。
“曉克同誌,省委的表揚是巨大的榮譽,但這三百台的任務…更是沉甸甸的責任啊!我們現在一個月滿打滿算也就三十台左右,要達到五百台,意味著產能要再翻好兩倍!這…這光靠我們現在的幾家廠子協作,恐怕是杯水車薪啊!”
現在大家工廠也都有其他生意要做,前進廠也要完成裝甲部隊的訂單,不可能完全就隻生產水泵機組。
現在的產量已經是NC市內機械加工廠的極限了。
哪怕陳曉克沉思良久。他知道,這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或生產問題,而是一項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和戰略需求。
全國人民都在為了國家恢複生產,並支援抗美援朝作戰努力,他是不能拖後腿的。
他仔細地想想,如果不依靠現代工業,如何能夠做到快速擴張產能的辦法。
實際上辦法還是有的,後世有許多這樣的經驗。
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沈局長:“局長,這任務既然是省委下達的我們必須完成,但靠老辦法肯定不行。我們必須將現在的產業升級。”
“怎麼個產業升級法?”沈局長急切地問道。
“也就是在水泵機組生產上深化協作,也要擴大協作,建立‘總廠分廠’製度。”
“具體情況說說看。”
“前進廠作為總裝核心和研發中心,也就是總廠,需要進一步簡化、優化圖紙,製定更嚴格的零部件檢驗標準和工藝卡片,像發散圖紙一樣分發給協作廠。
還要進一步簡化生產流程,提升協助廠的生產能力,讓其他工廠更快速地完成生產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