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每天都被拉著做題,學到現在,她都要學完高三的知識了。
謝奇文:“很快你就知道了。”
1977年十月末,國家宣布高考恢複,將於十二月份舉行高考。
村子裡的知青很快就收到了消息,可距離高考隻有一個月了,那些知識在長久的勞動下,早就忘的差不多了。
“怎麼辦?我很多東西都不記得了,怎麼考?”
“我也是,對了,謝知青,他肯定知道,那次我看他給葉安安出的題,都是高中的題目,很多我都看不懂了,可是葉安安做的很快。”
“高中的題?葉安安這麼厲害?不是說她隻讀了初中,讀初中的時候成績也不好?”
“我覺得是謝奇文厲害,他肯定有很多學習方法。”
“可是咱們去問,他能告訴咱們嗎?”
畢竟如果高考的話,他們就是對手了。
“問吧,無論怎麼樣,我都不想再待在這裡了。”
“我也是。”
當天傍晚,謝奇文和葉安安回到知青院,這些人就找上了門。
在說明來意後,所有人都漲紅了臉,神情忐忑。
謝奇文還是很大方的,“好啊,我這裡有些筆記,你們可以拿去看看。”
“平時我要在學校教書沒時間,安安有空的話,你們可以問問她。”
“好的,到時候就麻煩安安姐了。”
“沒事兒,教你們我也可以鞏固知識。”
看過葉安安做題的知青們沒有一個看不起她的,全都一口一個安安姐的叫著。
反而是村子裡的人,在聽見葉安安要參加高考後,都嘲諷道:
“她不會真的以為嫁了個知青自己也是讀書人了吧?”
“當年上初中班裡最後一名呢,現在還想去高考了。”
“不過我看她家那知青肯定是要高考的,看著吧,彆看他們現在感情好,等那知青考上了,一準拋棄她。”
“我也是這麼說,看看那夏才俊,之前和李桃多要好啊,現在還不是恨不得她去死?”
“這是兩碼事,李桃那是活該。”
“一樣的,我的意思是,讀書人薄情。”
……
反而是張嬸,在自家女兒口中知道了謝奇文和葉安安後麵的事情後,說了一句,“話彆說太早,我看謝奇文那小夥子就挺好了,葉安安也不一定考不上。”
眾人很是驚奇,“張嬸子,你這是怎麼了?這可一點都不像你啊。”
張嬸哼哼兩聲,“看著吧,我看人可準著呢。”
葉家人對於葉安安要參加高考這件事情都表示支持。
他們很早就知道了葉安安在學習,也知道謝奇文想帶著葉安安上大學。
說實話,他們不是很清楚葉安安現在的水平,但相處了這麼久,對謝奇文也算是有了些信任。
葉父:“安安儘管去,彆聽他們瞎說,爸相信你。”
葉母:“對,我們安安是村子裡最聰明的姑娘了。”
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也紛紛安慰她,讓她不要在意村子裡的閒言碎語。
等考上了大學,全家砸鍋賣鐵也供她。
葉安安就這樣,懷揣著全家人的信任,在十二月,和謝奇文一起走進了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