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恢複意識的時候,他隻覺得頭都快炸了,胃裡也翻江倒海,灼燒般的疼。
這一次不需要小嬌嬌開口,他自己主動道:‘小嬌嬌,快,給我藥。’
“馬上馬上。”小嬌嬌趕緊給他塞了一顆丹藥。
很快他的腦子和胃就舒服了不少,這才開始接收這一世的信息。
原主是最典型的二十一世紀的清朝人,不,應該說算不上典型,他重男輕女的狀態已經近乎變態。
出生在農村,家裡幾個姐姐妹妹,吸著這些姐姐妹妹的血,他才考上大學,在城裡買了房。
所以他理所當然的覺得,家裡的女兒就是該為兒子付出的。
他一輩子就生了三個孩子,兩兒一女,女兒是第二個出生的,上頭有個哥哥,他也覺得,女兒就是要讓著兒子,要為她的哥哥弟弟奉獻一輩子的。
他自己沒有兄弟,這一代裡隻有他這一個男丁。
謝父謝母從小給他灌輸的思想就是,兒子就是好的,一定要多生兒子,沒有兒子這一輩子都會抬不起頭,他們就是因為生到了他這一個兒子,在村子裡才能挺起腰板一些。
但隻有一個也還是太過單薄了,哪怕他後來上了大學,思想依舊迂腐封建的可怕。
大學一出來,他就聽父母的話娶了媳婦兒,並沒有娶學曆相當的姑娘,而是娶了父母介紹的和他一樣,思想嚴重被洗腦覺得一定要多多生兒子的村裡姑娘。
不知道是不是越急就越懷不上,結婚兩三年他媳婦兒都沒有懷上。
一直到第四年,原主都考慮要和人家離婚了,她正好就懷上了。
第一胎就生了兒子,生下兒子第二年,她又懷上了,這一次生的是個女兒。
生兒子的時候夫妻倆都很高興,謝父謝母也在村子裡到處炫耀,以為開了個好頭,第二胎一定還是兒子。
不想生下來是個女兒,知道是女兒的時候,謝父謝母直接黑臉從醫院離開了。
謝奇文也對生下女兒的媳婦兒不聞不問。
原主那媳婦兒許玉蘭也是神奇,剛生下孩子被丟在醫院裡吃儘苦頭,月子裡也受儘虧待,她不去恨讓她吃苦的原主和公婆,恨起了尚在繈褓的女嬰。
覺得都是這是個女孩兒才讓她受儘了苦,要不然她占了自己的肚子,一定會有男孩兒托生。
恨到最後,甚至不願意給小孩兒喂奶,說是要趕緊恢複身體,好生下一胎。
要不是同病房的一個產婦看不下去,給喂了一點奶,回去後,鄰居會喂些米湯,這個小女娃根本活不下來。
不過她活下來了也不是什麼幸事。
生下女兒後,剛出月子,許玉蘭就又懷上了,女兒是年頭生的,兒子早產是年尾生的,一雙兒女,年齡差不足一歲。
也正是因為她身體都還沒養好就生孩子,生下孩子後,她的身體就一直都不好。
兩年後,忽然有一天倒在了家裡,就再也沒有起來過。
但是她的死沒有引起家裡任何人的傷心,除了那個被她萬般嫌棄的女娃娃。
整個家,也隻有這個女兒為她的死哭過兩聲。
女孩兒五歲的時候,原主會續娶。
娶的是一個帶三歲男孩兒的女人,原本日子就不好過的女孩兒,在後媽進門後就更不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