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八,你娘沒了,咱好好活,好好活。”
小八?
對了。
這就是原主的名字。
秦朝時期,文化水平還是呈現兩極分化的。
有文化的特彆有文化,比如說諸子百家,沒文化的一個大字都不識,比如說這些底層人民。
有個稱呼,能辨彆誰是誰就已經不錯了!
蘇明鏡嘴角抽了抽,花了一秒鐘消化了這個名字,順便指了指炕上的女人。
“娘咋辦?”
“村子裡湊湊錢,總要湊個棺材出來。”大舅摸了摸外甥的腦袋。
蘇明鏡身為昔日的邪道梟首,今時今日卻被人摸著腦袋,要是被那些正道的手下敗將看到了,不知道該作何感想。
然而蘇明鏡隻是乖巧的點了點頭。
他有一個十五歲少年的自覺。
大舅張羅著,很快美婦人的死訊便傳開了,每家每戶不情不願的湊了點雞子和果子還有幾捆柴出來。
蘇明鏡又跟著大舅去集市上,兌換成財物,這才去了棺材鋪子裡,買了一副棺材。
原是應該租牛車運回去的,隻是中年男人摸了摸口袋裡少得可憐的銅錢,一咬牙,心一橫,索性讓外甥跟著自己扛回去!
“真是一分錢難死好漢!”蘇明鏡喃喃自語。
就這樣,倆人將薄棺材抬回了家中,大舅娘特地趕來,張羅著喪事吃飯的事。
不是什麼山珍海味,她親自下廚,弄了幾道菜,請全村過來吃飯。
這都是禮節上的事,再窮也不能省了,否則是讓人戳一輩子脊梁骨的!
自己妹子是寡婦,帶著孩子這事,已經夠他們抬不起頭了。
當著賓客的麵,蘇明鏡哭的異常悲痛。
他沒有忘記,此時的人們對孝道有多重視。
倘若這傳出去,也是一則美談。
於他將來,是有利而無害!
“這蘇家八子,素日裡招貓逗狗,看不出竟然還是以孝為重之人,到不算無可救藥。”村子裡唯一的讀書先生,如此評價。
有了讀書人的這一句,可比平時做十件事都管用。
其他村民看待蘇明鏡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
原本隻拿一個雞子的,現如今掏出了兩個。
雞子便是雞蛋,在這時候,這可是個稀罕物!
蘇明鏡第一步扭轉了印象,眼看人群中,那讀書人鶴立雞群,剛想要上前一步攀談,沒想到大舅卻是先一步上前,誠懇地說。
“藺先生,您博學多識,今日家妹不幸,門第單薄,還請您多言一二,以樂賓客。”
藺先生輕輕頷首,上前一步,頓時一片肅靜。
“蘇女嫻雅柔靜,為母如堅,今逢不幸,雖是憾事,但當今陛下龍禦五巡途徑咱們大平台村,這也是天大的樂事。”
“冥冥之中,也算是蘇女之幸……”
藺先生的話還在繼續,但蘇明鏡卻腦袋停滯了。
龍禦五巡??
!!!
什麼意思?
秦始皇已經第五次東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