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群小孩雖然上次被黎簇嚇破了膽,但總歸是小孩,忘性大,過了兩天,又在放學路上試圖圍堵落單的楊好。
這一次,黎簇沒直接出麵。
他遠遠地看著,在楊好又被堵在一條人少的巷口,雙方倔強對峙著。
黎簇掏出手機,聲音不大,“喂?110嗎?我要報案,有幾個社會青年在搶劫小學生,看著年紀不大,但性質惡劣啊……”
他話音還沒落,巷口那邊就像炸了鍋。
幾個小男孩驚恐地回頭,看到黎簇握著手機看著他們,嚇得魂飛魄散,也顧不上楊好了,哇哇大叫著瞬間跑得無影無蹤。
楊好又一次獲救,他茫然地站在原地,看著遠處舉著手機的黎簇,小臉上的表情又驚又疑。
這次他沒立刻跑,但眼神裡的警惕一點沒少。
黎簇放下手機,沒什麼表情的看了楊好一眼,然後轉身,慢悠悠地走了,深藏功與名。
留下楊好一個人站在巷口,看著他的背影,小眉頭皺得緊緊的。
幾天下來,黎簇以各種“不經意”的方式出現在楊好附近,幫祖孫倆化解了好幾次小麻煩。
一次是楊好奶奶搬一摞紙錢時差點摔倒,黎簇正好路過,順手扶了一把,然後又幫著做了點事。
一次是楊好買醬油回來的路上,塑料袋破了,醬油瓶眼看要摔,又是黎簇“恰好”出現,眼疾手快地撈住了瓶子。
他為此犧牲了一隻鞋麵,被醬油淋了個透心涼。
每一次,黎簇都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感和麵無表情,幫完忙就走,絕不廢話,絕不多留。
他的態度很明確,小爺就是順手,沒彆的意思,你也彆多想。
這種“高冷援手”的模式,似乎比之前那種刻意的接近更能降低楊好的戒心。
楊好雖然還是不說話,但再看到黎簇時,眼神裡的敵意明顯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困惑和好奇。
他會偷偷打量黎簇,尤其是在黎簇假裝沒看見他的時候。
黎簇也樂得如此。
他並不急於建立什麼深厚的感情,他要的隻是一個可以順理成章接觸的機會。
黎簇不常出門,對於吃的也就簡單應付,於是經常去樓下買礦泉水和方便麵。
“姐姐,對麵街角那個白事鋪子,開了挺久了吧?”
結賬時,黎簇裝作不經意地問,遞過去一張錢。
小賣鋪的老板娘是一個年輕的小姑娘,看著和黎簇也差不多大,性格很是開朗大方。
“是呀。”聽到黎簇主動搭話,小姑娘眼神一亮,接過錢卻並不著急補。
“楊婆婆不容易,守寡早,一個人拉扯兒子,結果兒子兒媳命薄,走得早,就剩下個小孫子。”
“就那個叫楊好的小男孩,挺懂事的孩子,就是命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