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昨天已經和解雨臣說過,門口那個賣驢肉火燒的人隻看了黎簇一眼,就接著做自己的事了。
黎簇擔心被人尾隨,先去了趟銀行,又走了很久的路才打了輛車。
車子七拐八繞,最終駛入一片老城區。
上午陽光正好,給破舊的胡同鍍上了一層暖金色。
壽材鋪的門開著,裡麵靜悄悄的。
黎簇背著背包走進去,一股熟悉的紙錢和香燭混合的淡淡氣味撲麵而來。
楊好並不在,這個時間點,他應該還在學校。
鋪子裡,楊好奶奶正坐在一張小馬紮上,低著頭,專注地用細竹篾和白紙糊著一個精巧的紙人。
她頭發花白,身形瘦小,背微微佝僂著,動作卻十分靈巧。
聽到腳步聲,老人抬起頭。
當看清來人是黎簇時,她那布滿皺紋的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渾濁的眼睛裡充滿了驚喜和溫暖的光芒。
“是小黎啊,你回來啦!”楊好奶奶連忙放下手裡的紙紮,站起身快步迎了上來。
她個子不高,走到黎簇麵前,需要微微仰著頭。
她伸手關切地摸了摸黎簇的手臂、肩膀,像是在檢查他出門在外有沒有吃苦,有沒有變瘦。
老人家靠手藝吃飯,一雙手布滿老繭,卻異常溫暖乾燥。
“我聽好好說你要出趟遠門,還想著得十天半個月你才回得來呢,這趟出門事情順不順利,我看你好像瘦了些啊。”
楊好奶奶絮絮叨叨,話中充滿了真誠的關懷。
黎簇身體僵硬一瞬,又放鬆下來,“奶奶,我都好。”
這次也就離開了三天,老人家也不知道從看出來什麼瘦不瘦的。
黎簇的目光掃過鋪子裡熟悉的陳設,“您和楊好……都還好吧?”
“我們好著呢,能吃能睡。”楊好奶奶樂嗬嗬地說,拉著黎簇往裡走了兩步,讓他坐在一張相對乾淨的長條板凳上。
她轉身去倒水,嘴裡也沒停,接著絮叨起來,“你是不知道啊,小黎,你離開的這幾天,好好那孩子可想你啦。”
老太太一邊倒水一邊說,語氣帶著點好笑又帶著點心疼。
“你是沒看見,他下午做作業都三心二意的,寫幾個字就探頭探腦地往外看。”
“寫完作業也不老實待著,老在咱們這條巷子裡轉悠來轉悠去,東瞅瞅西看看的。”
楊好奶奶把一碗溫熱的開水遞給黎簇,自己也拉了張小凳子坐下,看著黎簇,眼神裡滿是了然的笑意。
“我這個老太婆啊,看得真真兒的,好好他哪是瞎轉悠?他那是在盼著你呢。”
“他不知道你啥時候能回來,就盼著能在巷子口或者哪個拐角,一眼就看見你。”
楊好奶奶笑著搖搖頭:“這孩子,跟他爹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心思重,又倔,想你了也不肯說,就自己憋著。”
黎簇捧著溫熱的水碗,聽著老人絮絮叨叨地“揭發”楊好。
他已經能想象出,楊好這幾天裝作若無其事地在巷子裡晃蕩,眼神卻總是不自覺地瞟向胡同口的傻樣了。
黎簇心裡覺得有點好笑,又有點酸酸軟軟的,像被什麼東西輕輕戳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