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抵禦網絡攻擊後的幾天,公司運營逐漸回歸正軌,但與深嶼資本的投資談判也進入了最關鍵的條款細化階段。連日的腦力激蕩和壓力讓林晞的睡眠嚴重不足。這天晚上,她又留在辦公室,反複推敲一份關於未來技術授權範圍的補充協議草案,直到深夜。
偌大的辦公區漆黑一片,隻剩她辦公室的燈還孤零零地亮著。頸椎傳來陣陣酸脹感,她站起身,想到茶水間倒杯熱水,順便活動一下筋骨。走廊寂靜無聲,她的腳步聲顯得格外清晰。然而,當她路過核心研發區的磨砂玻璃門時,卻隱約看到裡麵透出一絲微弱的光亮。
這麼晚了,還有誰在?保安巡邏?還是……林晞心頭一緊,警惕性瞬間提起。她放輕腳步,悄悄靠近,發現研發區的門虛掩著。透過門縫,她看到一個高大的背影正站在一塊寫滿複雜算法公式和架構圖的白板前。
是顧深嶼!
他怎麼會在這個時間出現在這裡?林晞的心跳漏了一拍。隻見他微微仰頭,凝視著白板上的內容,手指無意識地在空中虛點著某處,低聲自語,聲音在寂靜的夜裡格外清晰:“……這個地方,迭代收斂的證明還是有點問題,邊界條件沒考慮周全,會導致後期穩定性風險……”
林晞聽得真切,他指出的那個問題,正是她團隊近期攻克一個技術難點時遇到的瓶頸,也是她這兩天一直在思考如何優化的關鍵點之一。一種難以抑製的衝動讓她下意識地推開門,脫口而出:“可以用隨機優化理論裡的遺憾界分析,重新定義收斂準則,雖然計算複雜度會上升,但能保證全局穩定性。”
顧深嶼聞聲轉過身,臉上沒有一絲被人撞破的驚訝或尷尬,仿佛早知道她在門外。他的目光在昏暗的光線下顯得格外深邃,很自然地接話:“遺憾界分析是個思路,但引入的隨機性可能會影響模型的可解釋性,對於需要高可靠性的應用場景來說,是個tradeoff(權衡)。”
“可以結合蒙特卡洛采樣和確定性優化,分階段進行,”林晞立刻反駁,思維完全被技術問題吸引,“前期用采樣快速逼近,後期用確定性算法精細打磨,平衡效率和可靠性。”她邊說邊走到白板前,拿起筆,在原有的公式旁飛快地寫下一串符號。
顧深嶼也走近幾步,專注地看著她書寫,偶爾提出一兩個關鍵問題:“采樣頻率如何設定?收斂性怎麼保證?”“這裡,梯度下降的方向選擇,或許可以考慮加入動量項。”
空無一人的辦公室,隻有筆尖劃過白板的沙沙聲和兩人低沉而快速的討論聲。他們不再是投資人與創業者,更像是大學實驗室裡並肩攻關的夥伴,沉浸在純粹的技術世界裡,思維碰撞出激烈的火花。這一刻,所有的身份隔閡、商業算計似乎都暫時消失了。
幾分鐘後,一個關鍵的子問題被理清。討論暫告一段落。顧深嶼看著她,目光裡似乎少了幾分平日的冷冽,多了一絲難以察覺的柔和:“這麼晚還不回去?公司CEO不需要保證休息嗎?”
林晞這才從專注的狀態中回過神來,意識到此刻情境的微妙,稍稍後退了半步,恢複了些許距離感:“顧總不也是?深嶼資本的掌門人,似乎比我們創業者更拚。”
顧深嶼淡淡一笑,那笑容很淺,卻瞬間柔和了他過於冷硬的輪廓。他拿起搭在旁邊椅背上的外套,語氣平常得像是在聊家常:“剛好在附近見完客戶,路過,看到研發區燈還亮著,就進來看看。沒想到你在。”他頓了頓,看向白板,“你們的技術深度,比報告上寫的更有意思。早點休息。”
說完,他微微頷首,便轉身離開了,腳步聲在空曠的走廊裡漸漸遠去。
林晞一個人站在原地,看著白板上新鮮的字跡,心中波瀾起伏。路過?見客戶?這些理由聽起來合情合理,但她卻無法完全相信。他深夜出現在核心研發區,真的隻是偶然興起嗎?那個短暫卻真實的笑意,又意味著什麼?
他像是在用一種極其隱晦的方式,不斷拉近彼此的距離,每一次出現,都恰好踩在她最需要共鳴或幫助的點上。這種“巧合”,未免太多了一點。林晞感覺自己在麵對一個複雜的謎題,而顧深嶼,就是那個手握所有線索,卻隻肯一點點透露的出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