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榮的聲音依舊平靜。
“有些事,拖了20年,現在總算是……能補上了。”
蘇曉玥怔住了。
她想起小時候,母親曾無數次坐在陽台上縫衣服,一邊歎氣,一邊念叨:“老吳家那父子倆啊,嘴硬心軟。”
那時她不懂,如今卻忽然明白了幾分。
月光灑在飛裳服裝廠新建的露台上。
微風吹動衣角,帶來遠處海港若有若無的潮聲。
蘇曉玥輕輕翻開一卷舊舊複製品。
她的手指停在其中一頁雲錦織造圖上,目光專注。
“我想把這種‘妝花’技法用到秋冬款的設計裡。你看,這種配色層次豐富,光澤變幻莫測,特彆適合高級成衣線。”
“蘇市雲錦?”
吳海榮靠近了些,俯身低頭細看。
他的肩膀幾乎貼上她的手臂,鬆木香水的味道混著夜晚微涼的風。
他眯起眼睛仔細辨認圖紙上的紋樣。
“這是典型的‘逐花異色’工藝吧?每一寸圖案都是手工挑花,耗時極長。”
“對。”
蘇曉玥點頭,隨即翻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
紙張已經有些發皺,上麵密密麻麻布滿了鉛筆勾勒的草圖和手寫注解。
那是她根據古籍記載,結合現代技術推演出來的半自動紡織機設計雛形。
“但我們現在不能完全依賴手工。所以我想改一改,保留‘通經斷緯’的核心結構,用電子提花機來控製花型變化,這樣效率至少能提升三倍。”
吳海榮接過本子,認真端詳了一會兒,忽然拿起放在一旁的鋼筆,在一張草圖邊緣快速圈畫起來。
“這個梭道……如果在這加一條導軌,會不會更穩定?”
“你看,緯線每次穿梭都需要精準定位,一旦受力不均,就容易斷線或者錯位。增加導向裝置後,機器運行會更加平穩。”
蘇曉玥湊近去看,眼中閃過一絲驚喜。
“你說得沒錯!我還真沒想到這一點……這樣一來,織造速度和成品良率都能提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頓了頓,聲音低了下來,帶著幾分期待。
“我下周要去蘇市,見一位顧繡的老師傅。聽說他年輕時曾在江南織造局學藝,手裡還留著不少傳下來的老手藝資料,甚至有完整的‘挖花盤織’技法筆記。”
“我跟你一起去。”
吳海榮脫口而出,話一出口才意識到說得太快,連忙補了一句。
“正好我也要調研些老房子,姑蘇巷弄裡的明清民居很有研究價值,我可以順路給研究所攢點第一手資料。”
一陣夜風突然掠過露台,吹得桌上的圖紙嘩啦作響。
兩人幾乎是同一時間伸手去壓住紙張,指尖卻不小心在一張描繪雲錦紋樣的圖紙上輕輕碰了一下。
他們迅速收回手,彼此避開視線,耳根卻不約而同地泛起了紅暈。
開往蘇市的長途車在蜿蜒的山路上顛簸不停,車身隨著起伏的地勢左右搖晃。
蘇曉玥緊緊抱著裝滿布料樣品的包包,生怕裡麵那些珍貴的試織樣片被壓皺。
她望著窗外飛速後退的竹林,青翠的竹竿連成一片綠色的海洋,在晨霧中輕輕搖曳。
吳海榮坐在她旁邊的位置上,膝蓋上麵攤開著一張建築手稿。
車輪碾過碎石的聲音持續不斷,廣播裡播放著輕柔的民樂。
她悄悄調整姿勢,讓肩膀離他不遠不近。
窗外的梧桐樹飛快地向後退去,斑駁的光影在車廂內跳躍,映在她的側臉上。
老師傅的作坊藏在蘇市老城一條幽深的小巷裡。
喜歡重生八零:在小漁村發家手劄請大家收藏:()重生八零:在小漁村發家手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