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市紡織廠花重金引進了一台意大利提花機,聽說那機器織出來的布料薄如蟬翼,透光性極好,特彆適合做輕盈飄逸的禮服。我現在就打個電話,去找劉永鈞試試。”
說完,快速撥通了劉永鈞的號碼。
電話響了兩聲後接通,那邊的聲音還帶著一絲沙啞。
“真絲綃?”
他頓了頓,緩緩說道。
“倉庫裡倒是還有兩匹樣布,是年初從意大利機器試產的第一批成品,本來是給一家外貿公司預留的,但他們後來取消了訂單。我一直沒處理。”
蘇曉玥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明天一早,我讓人給你送去。”
劉永鈞繼續說。
“不過得提醒你,這布沒做大規模生產,紋理和普通真絲綃有點不同,你們得抓緊時間做測試。”
“太謝謝你了!”
蘇曉玥長出一口氣。
“價格按外貿價算,我叫財務明天一早就把款打過去。”
“不急著付錢。”
劉永鈞突然打斷她。
“聽說你們這次是要衝黎國時裝周?如果真能登上老佛爺的陳列架,那是給華國服裝行業爭光的事。我們廠雖然不算大,但也該出份力。布料你先用,等事成了,再談彆的也不遲。”
第二天一早,一輛貨車便將兩匹真絲綃送到了設計工作室。
蘇曉玥親手接過。
指尖觸到那層布料時,心中湧起一陣悸動。
這正是她要的質感,輕盈、透亮,卻又不失韌勁。
她和林美瑤立刻拿著設計圖衝進樣衣坊。
然而,剛動工不到半小時,負責鳳凰裙的老師傅就停了手。
“這腰上的褶子,做不出來。”
老師傅眉頭緊鎖,手指在紙麵比劃著。
“問題出在這塊區域的結構。布太軟了,根本撐不起這麼複雜的立體褶襇。要是按圖紙縫,一掛上人台,立馬就塌下去了。”
蘇曉玥接過那塊裁好的布料,試著用彆針固定腰側的褶位。
果然,布料滑落,隻剩下一團軟塌塌的皺褶。
她盯著人台,眼神漸漸失焦。
兩秒後,忽然睜大了眼睛。
她想起來了。
上輩子,她在黎國進修時,曾在一位老師傅的工作室見過一種技法,叫做“水線定位”。
那是用極細的浸水絲線,在布料內部預先勾勒出支撐結構。
等布料自然晾乾後,水線收縮,形成隱形骨架。
既能保持形狀,又不會影響外觀的輕盈感。
“我有辦法了。”
她低聲說,語氣堅定。
“我們試試水線定位。用蠟線在內層縫骨架!”
她抓起繪圖筆,在紙上迅速勾勒。
“這樣處理的話,外層的布料依舊是柔軟的、可以隨人體活動而自然擺動,但因為有了蠟線作為內在支撐,整體輪廓就能穩穩地固定住,不會塌、不會亂,還能保持優雅的立體感。”
老師傅站在一旁,手裡捏著一段蠟線。
他猶豫片刻,還是按照她的方法試了試。
剛完成第一件樣衣,整個工作室的空氣仿佛瞬間凝固了。
隻見那衣裙的褶子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地垂落下來。
更神奇的是,當模特轉身時,那些褶皺竟隨之微微晃動。
林美瑤繞著人台轉,眼睛也越來越亮。
“這也太厲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