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震驚世界的沙漠風暴軍事行動中,當然少不了英國的身影,作為緊緊追隨美國的親密盟友,英國陸海空三軍可謂拿出了家底,派遣的陸軍主要以機械化部隊,裝甲部隊和特種兵為主,總規模約萬餘人。
這已經是自1956年7月的蘇伊士運河戰爭以來,英國陸軍在海外最大規模的軍事集結了。
哪怕是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中,英國陸軍動用的官兵規模,也沒有沙漠風暴行動這麼大,更沒有在海外部署過坦克裝甲部隊。
所以這次,英國陸軍真是拿出了家底配合美軍的軍事行動。
由AH64武裝直升機和黑鷹直升機組成的空中突擊編隊,在夜幕的掩護下越過沙特和科威特的邊境線,從低空接近科威特城周邊地區。
夜幕籠罩下的科威特城方向
能夠見到一閃一閃的火光炸響,映亮了半邊漆黑的天際,劇烈的爆炸聲此起彼伏。
那是遊弋在波斯灣的多國艦隊,從戰艦和潛艇上發射戰斧巡航導彈,對盤踞在科威特城的伊拉克占領軍實施遠程火力打擊。
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對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軍隊,從1月17日起發動遠程戰略打擊,這個日子被稱為“D日”,即DDay(行動日)。
今天是1月19日,那就是“D+2”日,這是多國聯軍對入侵的伊拉克軍隊實施不分晝夜的空中轟炸和來自海麵的戰略打擊時期,預計將持續六天之久。
打擊目標是入侵伊軍的軍事指揮機構,坦克裝甲部隊,後勤彈藥中心,兵營集結地和其他重要軍事目標,包括機場和防空導彈陣地,嚴重削弱伊軍的戰鬥力。
在大規模戰略轟炸打擊的掩護下,這一支特種作戰直升機編隊悄悄的突入到科威特城郊,在距離城市約十七八公裡的沙漠中悄然落地。
這是一片戈壁石灘,負責護衛的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周邊地區空中警戒,而運輸的黑鷹直升機則相繼降落。
全副武裝的美英特種兵迅速從直升機艙裡下來,立馬解開黑鷹直升機吊掛的LFV沙漠突擊車,士兵們緊張的做著戰前準備。
黑鷹直升機不能過於靠近伊軍陣地,旋翼機巨大的噪聲會暴露目標,從而招致敵軍的火力打擊,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剩下的道路,需要特種分隊搭乘LFV沙漠突擊車隱蔽接敵……
完成向前輸送任務的黑鷹直升機相繼升空返回,旋翼帶來強烈的下壓洗流吹動的一陣碎石亂飛,當即引來一陣的咒罵聲。
“當心飛石!”
提醒的還是有些晚了,這其中還夾雜著慘叫的聲音。
馮建平大聲喊叫著,用力拽了一把“邊鋒”埃德森,兩人非常機敏的低頭躲在LFV沙漠突擊車的側後,立馬聽到一連串“砰砰砰”碎石砸在車體上的聲音,隨即不遠處黑鷹直升機騰空而起……
也就是短短二三分鐘時間,當七架黑鷹直升機相繼升空後,戈壁灘上已經躺倒了五六個士兵,全都是被飛濺的碎石砸傷。
黑鷹直升機帶起的強烈下洗氣流,在戈壁灘上能夠卷起拳頭大的碎石塊,砸在身上可不好消受,“大山”托德也被不幸的命中倒地。
好在他皮糙肉厚,緩了緩以後還是咬牙站了起來,嘴裡麵忍不住開始問候那些美國佬的家人。
“見鬼,我就知道那些美國佬都是一群白癡,為什麼要把降落點選在該死的戈壁灘上?難道一塊平坦些的沙漠地形也找不到嗎?”
“好了,夥計,他們自己也不好受。”
“我就知道,和這些美國佬一起行動準沒好事兒。”
“Ok,那我們更應該注意點。”
馮建平臉上帶著大號的防風鏡,嘴裡嚼著口香糖,他伸手用力的將大山托德拽起來,順便安慰了一句。
比利蓋爾森中尉在和幾名美國特種兵軍官商量過後,大步的走了過來,招呼自己的隊友上車,準備執行任務。
“上車,夥計們,該乾活兒了。”
“遵命,長官。”
“大山,你怎麼樣?受的傷會不會影響行動?”
“放心吧頭兒,我現在能乾爆伊拉克人的T72,一點問題都沒有,你們需要我的火力支援。”
“上車,行動。”
比利蓋爾森中尉也不多廢話,他鑽進了馮建平這台車的副駕駛座位上,用力拍了拍粗壯的防撞梁,下達了出擊的命令。
馮建平開著車一腳油門,LFV突擊車85馬力的柴油增壓發動機嘶吼起來,在這夜幕籠罩下的沙漠裡疾馳,向著科威特城的方向而去。
兩輛LFV突擊車一前一後,載著9名英國第22特彆空勤團官兵在夜色的籠罩下,悄悄地摸向伊軍陣地。
同一時刻
其他三隻特戰分隊也各自選取一個方向,搭乘著LFV突擊車前進,很快隱沒在濃重的夜色中。
後方留下一個支援組,通過軍用跳頻電台保持聯絡,他們攜帶的短波電台可以隨時呼叫聯軍空中戰機編隊,起到中繼通信和支援的作用。
當前正處於戰略轟炸階段,除了衛星和空中偵察標記出的軍事目標,還需要特種部隊前出,對發現的伊軍重要軍事目標實時標記,進而予以空中打擊。
此次英美聯合偵查行動,承擔的就是這樣重要的前沿偵察任務,危險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