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我們和協會裡幾位老前輩商量,也和廖老、華元商議了一下,大家都希望由您來主持一下明天的辯論環節,我們聽說,你曾救過瓊斯會長。隻要你在,瓊斯也不敢肆意妄為。”
“曹老,主持還是你主持,不過,這次會議我會參加的。但狼已經來了,難道你能擋住它不讓他進來。”
曹國華說得這麼明白,林小軒當然清楚曹國華如今承受的壓力。
這些年以來,各行各業,自己人針對自己人的事層出不窮。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常說,世界上發生的很多事,其實都是華夏人和華夏人在搞互相競爭。彆人在旁邊看熱鬨。
不說醫術,就拿科技也是一樣。現在美麗國的洲際導彈就是華夏人研製出來的。
美麗國的民兵係列洲際導彈關鍵研發者是林姓學者。林姓學者1918年出生於京城,畢業於清華大學,後通過“庚子賠款”項目赴美留學。他在美麗國獲得博士學位後,選擇加入波音公司。憑借出色的才能,他晉升為波音公司的首席科學家,並主持設計了“民兵3”洲際導彈。這款導彈射程超過1.2萬公裡,可搭載多枚分彈頭,成為了冷戰時期美國核威懾的基石。
華夏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千百年來,出現的人才千千萬,但因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有的人出去了,就不想回來,為了拿到這些國家的‘綠卡’,他們會千方百計製造一些投名狀,來討好這些國家,而這些原本就想壓製和反擊華夏的國家,當然是樂享其成,為了達到目的,他們當然要利用這些人為他們國家衝鋒陷陣。
這樣一來,他們就各取所需了。因此,華夏人和華夏人在國際上搞競爭就成了一些人的表述。
因此,曹國華所說這一些,林小軒清楚明白。隻是站在林小軒的角度來說,這些都隻是一些小兒科,上不得台麵,隻要林小軒願意去做,什麼樣的難題都是迎刃而解的,憑林小軒現在的醫術和修真者的身份,任何病人在他的麵前,他有可能治好,隻是林小軒願不願意去救治。
因為林小軒不是聖人,世界上的人如此之多,什麼樣的病例都有,他不可能什麼事都是自己衝在前,他要做的,是帶人,帶出更多中醫醫術精湛的醫生,要讓他們通過實踐,不斷提升自己的醫術,要為這些精湛的中醫生生樹立敢比必贏,敢治必愈的信心。
林小軒沉默了片刻之後,眼神逐漸深邃,很快,他便緩緩說道;
“曹老,你錯了!”
電話那頭的曹國華沒有想到,林小軒會說出這樣的話,以至讓他十分的驚愕,他根本不知自己怎麼會錯,他隻是請示,隻是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見解,讓華夏的這次中醫盛會不至於在‘中西醫對訣’中一敗塗地。
“師父,你的意思是?”
曹國華帶著詢問的語氣。
“我們不需要調整任何病例,也不需要臨時改變議程,既然我們有二鬼子泄密了,那就讓他們準備得再充分一點,與其輕輕打臉,為什麼不重重打臉呢?為什麼不把他們打得鼻青臉腫?為什麼不把他們打得看見我們中醫就怕,讓他們永遠記住我們中醫的強大。”
“為什麼當年的小鬼子現在一直不服我們,一直在周邊挑釁,一直願意充當美麗國的卒子?就是因為小鬼子是被美麗國的原子彈打敗的,不是我們華夏打敗他們的。因為我們沒有狠狠的打痛他們,讓他們感受不到發自內心的痛。既然如今他們送上臉來讓我們打,難道你跟他們講仁義。”
“那倒不是,不過,師父,那兩個叛徒對中醫的研究太深了,他們知道我們的弱點......”
不管怎樣,曹國華作為華夏中醫協會的會長,他是不希望這次中醫盛會以慘敗收場。
“弱點!”
“你認為我們中醫有弱點嗎?老祖宗們研究了那麼久的中醫醫術,隻會越來越完善,隻會越來越神奇,反觀西醫,它們的弱點隨處可見,因為西醫急於求成,也印證了我們華夏所說的欲速則不達這個古話。如果你要說我們中醫有弱點,那絕不是中醫醫術本身,而是人心。”
“人心!”
曹國華驚訝出聲,他第一次聽人說中醫的弱點是人心。
“沒錯!”
林小軒的語氣沉穩,隨著他對九天混沌門的醫術傳承越來越了解,醫術越來越精湛,如今的他,已經深處中醫這門博大醫學的浩瀚海洋之中,對於中醫已經有了獨特的見解。
“那兩個叛徒自以為掌握了中醫的破綻,但他們卻忘了,真正的中醫,從來不是靠‘固定病例’來取勝,而是靠‘活學活用’來取勝。因為從中醫學來說,中醫不僅是對病症的刻板對應,更是生命規律的動態洞察。”
“中醫它將人體視為天地相通的整體,春生夏長的節律滲入脈象,風寒燥濕的變化能改變藥性。同時頭痛,可能因肝陽上亢需平肝潛陽,也可能因氣血虧虛要益氣養血;看似相同的咳嗽,在孩童身上或許是外感風寒,但在老者那裡可能是肺腎陽虛。”
作為一名中醫,既要看見舌苔的厚薄、脈象的浮沉,更要讀懂患者的生活作息、情緒起伏,就像同樣的藥方,晨時服用與暮時服用會有不同的效用。這便是中醫‘天人合一’的智慧,在千變萬化中尋找平衡,於個體差異裡把握根本。”
隨著林小軒說出這段關於話,曹國華第一次感覺到,在師父林小軒麵前,自己是何等的渺小,以至於林小軒一說完,曹國華望著林小軒的眼神裡滿是敬畏。
“師父,你這段話太精辟了。從前,我總以為隻要把藥典背得滾瓜爛熟,就能精準地辨認百種脈象就是高手,現在我才明白,中醫的根不在書本裡,而是在心裡。謝謝師父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