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連好幾天,沈靜亭都沒有給我傳來音訊,倒是周太太的助理打電話過來,說是給我們安排了采訪。
這是百合會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每年誰會基金會貢獻的善心最多,基金會就給誰安排采訪,宣揚此人的仁心與善良。
很多企業家都吃這一套,因為這樣不僅可以給自己鍍上一層“大善人”的金裝,還可以免費提升企業的形象。
我父親也曾做過類似的事情。
而像趙挽江這種精於算計的人,又怎會白白錯過這個絕佳的露臉機會。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趙挽江把采訪地點定在了家裡。
不過一轉念,我就猜到了他此舉的用意。
自我從“瑞士”回來以後,我跟趙挽江一起公開露臉了兩次,一次是我出院的時候,一次是剛結束的拍賣會。
在這兩次的露麵中,他雖然拉著我對著鏡頭強秀恩愛,但與我當年追他時轟動全城相比,他的這些“寵溺”“疼愛”簡直不值得一提,也無法完全平息外界那些他吃我們許家絕戶的不良傳言。
而公開場合的“恩愛”,在很多人看來是作秀是表演。
家裡的“恩愛”可就不一樣了。
因為家是非常私密的空間,是可以讓人摘下麵具輕鬆做自己的地方,是人在疲憊時可以放心休憩的港灣,在這樣一個輕鬆自在的地方展露出的愛意,沒有人會懷疑那些親昵的觸碰、溫柔的細語是作秀是表演。
而事實證明,我的猜測果然沒錯。
采訪團隊與趙挽江約的是下午兩點。
趙挽江親自接待,將四人迎進客廳坐下後,吩咐傭人送來熱茶。
負責此次采訪的是一位姓吳的老師,個頭嬌嬌小小的,臉上常年掛著和善的微笑,看上去好像很親和的樣子,實則提問刁鑽言辭犀利,以敢問敢說在業內著稱。
我父親曾在接受她采訪時,都差點招架不住她的那些刁鑽問題。
所以在看到她的時候,我覺得很奇怪,因為今天的采訪就是走個流程,宣傳一下趙挽江的樂善好施,涉及不少什麼深層次的話題,隨便來個新人主持都可以完成,根本就不需要勞煩這尊大神。
吳老師仿佛看穿我心中所想一樣,對著我微微一笑:“好久不見,許小姐。”
我暫時按下心中疑雲,微笑回應:“好久不見,吳老師。”
吳老師笑說:“我記得上次見你的時候,還是在你跟趙總的婚禮上,你當時掀開頭紗撲上去親吻他的畫麵,就跟偶像劇一樣,我到現在都還忘不了。”
我有點不好意思:“讓您看笑話了。”
吳老師卻搖頭,一本正經地糾正我:“那不是笑話,是愛情童話。”
隨即又笑著表示,“我說韓劇重度愛好者,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看俊男美女談戀愛,你當年追趙總時的那些報道,我可是一篇都沒有落下,用現在你們年輕人的說法,我應該是你們的cp粉。”
“許家出事的時候,我一度還擔心你們的婚姻會受到影響,但現在看來——”
看一眼緊挨著我坐的趙挽江後,吳老師露出一副欣慰的表情:“我的擔心是多餘的。”
吳老師這句話說完,我明顯感覺到身側的趙挽江鬆了一口氣,就跟在拍賣會上遇到沈靜亭的時候一樣,他真的很介意彆人提起許家,提起我們的曾經。
寒暄過後,采訪開始。
吳老師坐在鏡頭的後麵,拋出一個又一個的話題,但這些話題都談不上刁鑽犀利,溫和得不像是她在做采訪一樣。
趙挽江也不怯場,麵對鏡頭侃侃而談,從“勿以善小而不為”到“個人的社會責任”,再到“企業的社會責任”,每一個問題他都回答得滴水不漏。
中途休息的時候,傭人送來剛出爐的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