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法,須得三家同意方可。
且不說屈原帶頭變法,單說屈氏同意的變法。
亦不論老昭陽身為屈原的老師,便代表昭氏同意的變法。
此皆絕無可能之事。
其背後緣由,實乃令人深思。
老昭陽身為楚國令尹,且為昭氏表麵上的族長。
然而,變法之舉,卻觸動諸多利益。
或會引發昭氏幕後之主不滿,如此,昭陽則危矣。
況且,屈原亦非屈氏之代言人。
此外,景氏之人不在此地。
他若敢同意變法,楚國恐無明日。
景氏,景笙無論在表麵還是在幕後。
皆是景氏之主。
至於屈原所在的屈氏,那就怪了。
共有三位代言人。
外內裡。
何為外內裡?
外,指的是屈氏在外麵之代言人。
通常是代表屈氏錢袋的代言人,並且在楚國廟堂沒有官職。
且還是經商,為商賈之身。
內通常是代表屈氏子弟,同時也是屈原所代表的屈氏子弟。
至於裡,這才真正的代表屈氏的一言一行。
景氏景笙不在廟堂為官,卻掌握楚國廟堂近三分之一的人脈。
景氏大多數子弟,皆在楚國廟堂之中。
甚至,排列前茅。
楚國三大高位,列數令尹、左徒、上柱國。
令尹,對內主持國事,發號施令,統領百官及參與重大國策製定。
左徒,和楚王共議國事並起草政令,及接待諸侯國使節,處理對外關係。
上柱國則是,保衛楚國都城的最高武官,地位僅次令尹、左徒之下,掌楚國軍營大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上柱國之位,由景氏牢牢掌握著。
………
楚王槐離去後,偌大的偏殿中,僅剩令尹昭陽與左徒屈原二人。
目睹此景,老昭陽決心教導屈原為官之要。
“為官者,心中所思所感皆為禍端,何事該言何事不該言,切不可輕言!”
昭陽轉頭凝視著發愣的屈原,嘴角微揚。
“心中所想應深埋心底,若宣之於口,世人皆知,便非同小可了。”
“世人所思所想,你難以洞悉,屆時恐將禍從口出。”
“尤其你身為左徒,主管諸國邦交,凡事務必深思熟慮,而後言出!”
“尤其是方才你與大王所議之事,萬不可外傳,否則,楚國將何去何從?”
“你屈原又將何去何從?”
屈原聞之,稍作停頓,拱手施禮道:“還請令尹大人指點迷津!”
“今日你與大王所談變法之事,萬不可泄露。”
老昭陽輕撫胡須,鄭重地看了屈原一眼。
“變法者,皆心懷叵測之人!”
“百餘年前,吳起於楚國掀起變法狂潮。”
“卻使楚國陷入驚濤駭浪,三家同時發難,險些令楚悼王王位不保!”
“此點,務必銘記於心!”
聞得昭陽所言,屈原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
拱手作揖道:“謝老師教誨!”
見此,昭陽方才滿意。
恰在此時,一名寺人步入偏殿。
拱手躬身施禮道:“稟報令尹、左徒兩位大人,秦相張儀化身使臣,已在鄢都客棧恭候!”
“知曉了,退下吧!”屈原揮手示意,沉聲道:“本左徒稍後便去,會一會這張儀!”
喜歡大秦係列:穿越成嬴虔請大家收藏:()大秦係列:穿越成嬴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