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遷五年。
趙國,邯鄲。
龍台王宮!
“臣郭開昧死言,上諫大王!”
“相邦公孫劫通敵叛國,妄圖謀害大王。”
“以權謀私,暗通秦商。”
“以高價自秦國買來十萬石粟。”
“假意購糧,實為資敵!”
“短短半年,幾乎耗空國庫。”
“又以國庫空虛為由,推行算緡。”
“家財兩千刀為一算,一算納稅二百。家有牛車、馬車、商船者,皆需按資額外上稅。”
“害得我趙國民不聊生,無數貴族豪紳被迫帶著家財投靠他國。”
“臣郭開,跪請大王廢相!”
郭開手握玉圭,長拜叩首。
聲淚俱下,擲地有聲。
好似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此為邯鄲萬民血書!”
“還請大王明鑒啊!”
“臣等跪請大王明鑒!”
越來越多的大臣們走出長拜。
沒辦法,算緡針對的就是他們!
趙國誰有錢?
還不是他們這些王公貴族!
你公孫劫了不起,你清高!
整個趙國就你一個忠臣?
國庫被你整沒錢了就宰我們?
那豈能不扳倒你?!
郭開跪倒在地。
偷摸看向站在前方的青年。
這相邦本該就是他的位置!
偏偏殺出來個公孫劫!
這回便是絕佳的時機!
保證讓他萬劫不複!
“相邦,你有何想說的?”
王座之上,冕旒抖動。
趙王遷冷眼瞥向青年。
眼眸深處蘊藏的則是厭惡。
“臣赤膽忠心,從未背叛趙國!”
“所做所為,皆是為趙謀劃。”
“明年趙地將起蝗災,且久旱無雨。”
“屆時餓殍千裡,百姓大饑!”
“若無糧食,趙國必亂。”
“屆時秦國必會攻打我趙國!”
充滿磁性的聲音擲地有聲。
響徹在這龍台王宮中。
青年頭戴紫玉冠,身著玄袍。
手握一尺二寸的黃玉圭。
高約八尺,垂手至膝。
腰佩代表著相邦身份的金印。
麵如冠玉,朗目疏眉。
舉手投足透著儒雅的貴氣。
單憑相貌,便足以稱為美士!
他就是公孫劫,趙國公室貴族。
往前追溯數代,那就是趙武靈王。
且出自平原君趙勝這支。
後人便都以公孫為氏。
隻是早早出了五服,宗族早已沒落。
公孫劫年少時曾被李牧救過。
所以哪怕知道曆史走向。
知道六王畢,四海一!
但他依舊願意留在趙國。
就是希望能助趙國改變曆史。
當初甘羅使趙,公孫劫親自接待。
最後反而是趙國占了大便宜。
公孫劫也因此一戰成名!
年僅十歲,位列上卿!
封建文君!
再後來先王病逝,將公孫劫召來。
令太子行跪拜大禮。
認公孫劫為相父!
他臨終前都還在後悔。
沒有聽公孫劫的好言相勸。
最終被秦國搶走九座城邑!
其實公孫劫是不認可趙遷的。
覺得前太子趙嘉更有德行。
奈何他一意孤行,非要改立太子。
當時情況危急,也無法再改。
作為穿越者,公孫劫知道這些。
可他更想報恩,改變曆史。
甚至拒絕嬴政好意相邀。
“胡言亂語!”
郭開如同被踩了尾巴。
他站起身來,直指公孫劫。
“你說有饑荒就有饑荒?”
“相邦真以為能愚弄天下百姓?”
“分明就是暗中資敵!”
“郭開,你休要誣告本相!”
公孫劫也是氣血上湧。
熟知曆史的他,自然知道郭開的事跡。
這就是個靠吹吹捧捧上位的寵臣。
號稱是戰國第一名將。
整沒了廉頗和李牧兩位名將。
趙國覆滅,郭開當居首功!
郭開轉過身來,故意接近公孫劫。
“怎麼?”
“相邦想要如何?”
“在這王宮,還想動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