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城,武安府。
李牧麵帶微笑,送走魏國糧商。
看著馬車漸行漸遠。
長歎口氣。
他好歹也是趙國大將軍。
現在卻要對商賈畢恭畢敬。
沒辦法,誰讓他求人辦事呢?
魏人糧商明說了。
五十布幣一石粟米!
總共兩萬石糧食。
分十個月陸續送至邯鄲。
大爭之世,列國征伐頻頻。
糧食可是硬通貨。
不論去哪都是戰略物資。
能買到兩萬石就偷著樂吧。
他們可都是給公孫劫麵子。
背後也都有公室支持。
誰也沒想到公孫劫被廢相驅逐。
“父親,父親……”
“出大事了!”
“怎麼了?”
李弘氣喘籲籲跑來。
抬手指向遠處。
“造紙坊出事了!”
“倉庫裡的紙遭了蟲災。”
“紙張糜爛,已無法交貨。”
“什麼?!”
李牧頓時大驚。
“備馬,現在去造紙坊!”
當初是公孫劫搞出的造紙術。
利用破布頭、漁網就能造紙。
而後推陳出新,持續改良。
麻、楮、竹都可造紙。
其中以竹紙品質最好。
靠著造紙術,趙國掀起革新。
各國也都願意花費高價購買。
趙國也因此賺了不少錢。
現在紙已是邯鄲的支柱產業。
產業鏈覆蓋數千人。
每年賺的錢無法估量。
其實公孫劫能自個掙錢。
隻要按規矩交關市稅便可。
但他卻無償獻給了趙國。
因為趙國貧窮。
連年戰事,幾乎掏空了家底。
公孫劫願意舍棄個人利益。
隻為趙國百姓!
可笑啊……
這些人全都忘了!
以至於將這些事當做理所當然。
……
李牧縱馬疾馳。
沿著邯鄲街道而行。
待出城後,便沿著河水向東而行。
很快就看到成片的茅屋映入眼簾。
這裡就是趙國的造紙坊。
外人一律不得入內。
“見過武安君。”
“先帶我去看看。”
李牧皺著眉頭。
跟在小吏身後而行。
小吏是邊走邊說,滿臉無辜。
“建文君走後,相邦便令我們增產。”
“主動降價,簽了諸多契卷。”
“我們是日夜趕工。”
“今日就有文商來拿貨。”
“結果……”
小吏站在倉庫門口。
尷尬不已的將木門打開。
一股腐壞的木頭味撲麵而來。
李牧被這股味道嗆的直咳嗽。
裡麵堆積的黃紙很多都已腐壞。
有的是被蛀蟲啃咬。
還有的則已發黑發臭!
這種紙根本就賣不出去!
公孫劫走後,郭開繼任相邦。
他迫切的想要做些什麼證明自己。
攛掇趙王遷低價賣糧,平抑糧價。
而後主動降價,兜售黃紙。
和文商簽了很多契卷。
根本不管造紙坊的產能。
在他看來,賣的越多就賺的越多。
至於工匠忙不過來?
這和他有什麼關係?
忙不過來就加班加點的乾!
若不肯乾,那就抓起來!
這就叫違抗王命!
李牧走進倉庫。
望著一遝遝的黃紙腐壞。
“為什麼會這樣?”
“以前爛過嗎?”
“從來沒有過!”
小吏也是戰戰兢兢。
他是造紙坊的坊主。
出了事情,他就是第一責任人。
“我也與相邦說了啊……”
“當初建文君會加一種輔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