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去疾緩步走出。
他鬢角微白。
年齡與李斯相仿。
大概都是四十來歲。
手握玉圭,冠帶齊全。
作為禦史中丞,地位也不低。
為三公禦史大夫的副手。
統領侍禦史和諸郡監禦史。
可命侍禦史按章糾彈百官。
雖是副職,然權力尤重。
非忠厚良臣,不可擔任!
馮去疾能擔任此職。
足見秦王政對他的信任。
其先為上黨郡守馮亭。
當初韓王割讓上黨給秦國。
馮亭寧死不為秦臣。
率領上黨郡投降趙國。
大魔王秦昭王能忍這口氣?
寡人辛辛苦苦,終於能奪得上黨。
結果上黨成了趙國的?
不能忍,辦他!
於是乎引發了長平之戰。
馮亭戰死後,宗族分散各地。
馮去疾這支就來到了秦國。
他從郎官做起。
後來還曾出任縣令、郡吏。
最後又被調回內史。
擔任禦史中丞。
其弟馮毋擇打了好幾場勝仗。
也算在軍中站穩腳跟。
馮氏由此興盛。
在朝堂是不容小覷的新興勢力。
關鍵是秦王很信任馮去疾。
平時對他也有諸多賞賜。
見他駁斥,秦王政不由蹙眉。
“馮卿何意?”
“公孫丞相初入秦國。”
“如今已拜相封侯。”
“自當以國事為重。”
“兼任太傅,隻會耗其精力。”
馮去疾很是認真。
秦王政不由自嘲一笑。
“倒是寡人考慮不周。”
“公孫丞相,你以為如何?”
公孫劫笑著緩步上前。
“多謝馮公為我直言。”
“不過,倒也不至於。”
“教導公子而已,並不費神。”
“……”
“……”
“???”
馮去疾眨了眨眼。
最後隻是輕輕冷哼。
“那就由著丞相!”
公孫劫無奈聳肩。
他是太傅不假。
但不是說全都讓他教。
他每旬開幾堂課就行了。
也不需要教基礎的讀書識字。
教些治國的手段和思想便可。
但在群臣看來,就有點不對勁了。
公孫劫這是想要奪權?
連太傅都不願舍棄?
也是……
他好歹曾是趙國相邦。
又怎會甘心當個左丞相?
昌平君的位置,早晚是他的。
“好,那就都定下!”
“再過幾日便是正旦。”
“寡人屆時再宴請諸卿。”
“謝大王!”
群臣皆是抬手作揖。
公孫劫則是若有所思。
這就是用的曆法不同了。
趙國用的還是周曆。
以仲冬月為正。
也就是十一月過年。
而秦國則用的顓頊曆。
自獻公時期就開始推行。
因為秦國地處雍州。
不與諸侯交往。
諸侯也以夷翟之邦視秦國。
提到秦國就是虎狼、暴秦、蠻秦。
而顓頊曆的特點就是十月為正。
……
後續就廷議就照常進行。
昌平君率先起身彙報。
主要是各地糧食的收成情況。
還有郡守們的表現。
著重讚揚了南郡郡守葉騰。
一板一眼,滴水不漏。
公孫劫聽的也很認真。
和他看到的文書分毫不差。
足以證明昌平君是有真才實學的。
隻可惜,他的身份擺在這。
公孫劫暗自歎息。
他會答應為太傅,也是因為昌平君。
秦國二世而亡的原因有很多。
有一條就是嗣君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