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這幾日可做了不少事。”
“藍田紙的質量甚好。”
“比昔日的邯鄲紙更好!”
“用以書寫,再合適不過。”
秦王政正坐於廳堂。
侍女經護衛檢查後,方送上青棗。
“的確。”
“紙質粗細剛好,便於書寫。”
“提筆而書,墨汁很快滲透。”
李斯是附和點頭。
他其實早早就想來拜訪公孫劫。
人家年紀輕輕,就已拜相封侯。
他羨慕的眼睛都紅了。
說起來,還算是他的同門師弟。
可卻已淩駕於他之上!
“當然,關鍵還是諸侯文商。”
“寡人可都聽姚賈說了。”
“你還狠狠羞辱了顏聚。”
“將趙國的造紙買賣全給搶了!”
“趙國可過不好這個年咯!”
“他們是自作自受。”
李斯在旁淺笑。
“趙王遷昏庸無能,聽信郭開。”
“隻看重眼前的利益。”
“為六座城邑,舍棄丞相。”
“現在看來,丞相何止六座城邑?”
“廷尉謬讚。”
“欸,老朽依實直言!”
李斯說起話來也是滴水不漏。
他又轉過身看向秦王。
“當然,還是大王慧眼識珠。”
“君為千裡馬,大王便是伯樂!”
“力排眾議,換取丞相入秦!”
“吾等昔日還曾有所懷疑。”
“現在看來,還是大王眼力過人!”
“哈哈哈!”
秦王政爽朗的笑著。
對李斯這話是相當受用。
他看著房宅,左右觀察。
李斯就是聰明人。
比年少輕狂的甘羅強太多。
想當初,李斯也曾是呂不韋舍人。
可他很聰明。
知道誰才是秦國的王!
秦王政看向兩人。
“說起來,你們可還是師兄弟。”
“皆是師從荀子。”
“正是,劫見過師兄。”
“師弟客氣。”
李斯同樣起身回禮。
公孫劫笑了笑。
“可惜,劫沒能與師兄同時拜師。”
“我去稷下時,已不複往昔。”
“後至蘭陵,方拜師學藝。”
“荀師常與我暢談天下大勢。”
“對昔日入秦,也是念念不忘。”
“言秦民質樸,其聲樂不流汙。”
“畏有司而順,乃古之民也。”
秦王政頓時一笑。
荀子入秦觀政,他也知道。
隻是他也指出秦國缺點。
認為秦國太重視刑法吏治。
並且輕視仁德士君子。
當然,這也不重要了。
“看來,吾秦與荀卿當真有緣。”
“蘭陵高徒皆聚於秦。”
“還有子瓠(hU)吧?”
“你也認識子瓠?”
李斯詫異的看向公孫劫。
他們口中的子瓠便是張蒼。
這在曆史上可是個大名人。
乃是漢朝的開國功臣。
九章算術便是由他編寫的。
他同樣也是荀子高徒。
此人嗜書如命,記性極好。
過目不忘可能有些誇張。
可卻無所不知,無所不通!
稷下百家,他幾乎都有涉獵。
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才!
“哦?”
“丞相也知道子瓠?”
“嗯,我與他同齡。”
“隻不過他比我早入門。”
“所以平時尊其為師兄。”
“此人極其聰明,精通律曆。”
“極其好書,又善百家。”
“和臣愛好相仿,喜好數術。”
公孫劫也是淺笑。
他和張蒼的關係還算不錯。
這人長得是白白胖胖的。
所以是被譽為美士。
不過就是好色了些。
年僅二十,就有十餘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