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宮。
悠揚的琴聲響起。
庭院中還種著棵橘樹。
寒冬降臨,點著爐火。
扶蘇披著羔裘,專心弄泥。
將泥巴揉搓成合適的形狀。
而後再貼上木板。
這幾日他們都忙於此事。
總算是即將完成。
最後的工作還是由他負責。
他畢竟是長兄。
總要照顧到弟弟妹妹。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誌兮。”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
清脆的嗓音響起。
與琴聲完美融合。
扶蘇放下手中的黑泥。
轉過身去。
婦人梳著發髻。
抱著張琴,坐在火爐前。
撫琴而歌。
唱的就是《橘頌》。
為屈原所寫。
看似是在稱讚橘樹。
實則是以橘彰顯自身氣節。
守誌不移,嚴於律己!
就如橘樹不會離開南國!
扶蘇看著橘樹。
每年橘樹都會結果。
隻是結出的果子都無比酸澀。
這棵橘樹是華陽太後所栽下。
至今已有數十年。
每年結果,華陽太後就會叫他來。
同時摘下顆橘子。
喂他吃下。
邊吃邊告訴他橘樹。
還說楚國橘子好吃的很。
也不知為何。
今年橘樹隻結了些小果。
根本就沒法吃。
此外,華陽太後還講屈原的故事。
說屈原生於丹陽秭歸。
為楚武王之後。
屈原少時就很有誌氣。
博聞強識,誌向遠大。
他與楚懷王更是關係親近。
後出任左徒,變法改革。
可惜後來因讒而見疏。
而後任三閭大夫。
秦楚反複交惡。
屈原始終力主聯齊抗秦。
可懷王不聽……
後來更是被強留武關。
落個客死異鄉的下場。
屈原也被廢黜流放。
然後就是白起……
他甚至攻破了王城郢都!
逼的楚頃襄王與貴族狼狽逃竄。
最後隻能保於陳城。
屈原得知消息後悲憤無比。
最終投汨羅江自儘。
這些事,扶蘇都記得很清楚。
橘頌這首曲子他也很喜歡。
可今日聽了,總覺得怪異。
望著木板上的地圖。
沒來由的想到了公孫劫。
他與屈原的經曆很相似。
都不被大王信任。
也都被廢黜官職。
但公孫劫選擇了入秦。
屈原選擇投汨羅而死。
當初他一直都以屈原為榜樣。
寧死也不辱氣節!
這也是華陽太後教他的。
不論何時都不忘自己的根。
可他究竟是楚人還是秦人?
秦楚兩國,又會走向何方?
這些問題,他也不知道答案。
“扶蘇。”
“你來嘗嘗這橘子。”
“這可是我讓人帶來的。”
一曲作罷。
羋夫人將橘子剝好。
扶蘇望著橘子。
可這一刻並沒有去接。
“你看你的手臟的。”
“也不知你那太傅是何居心。”
“讓公子公主做此粗鄙之事。”
“大王竟還不治他的罪。”
“母親,太傅人很好的。”
扶蘇抬起頭來。
卻隱隱有了幾分頂撞的味道。
羋夫人絕美的容顏有些錯愕。
她現在還不到三十。
正是風韻猶存的時候。
扶蘇從小就很乖巧懂事。
不論她說什麼,都會照做。
從來不會說個不字。
可現在竟為公孫劫說話?
“好?我看他就不怎麼樣。”
“身為趙人,卻逃至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