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城內。
正值寒冬時節。
原本繁榮的街道,滿是破敗。
積雪堆積在各家門口。
隻有些老者掃雪。
他們裹著破舊的冬衣。
一個個臉上都是絕望。
“芻,你們家裡可還有糧?”
“能否借我家二鬥米?”
“我們家也難啊!”
老嫗紅著眼。
“前幾日剛賣了女孫。”
“卻也撐不了多久。”
“這個冬天可真難熬!”
“相邦怎麼變成這樣了呢?”
他們臉上都透著絕望。
是啊!
相邦怎麼就變了呢?
郭開剛上位時還算好。
大開糧倉,平抑糧價。
可漸漸的,糧價又往上漲。
甚至超過公孫劫在的時候。
他們去問,就都說困難。
為此又要增加田賦。
當初公孫劫三次減賦。
所以田賦是三十稅一。
可現在變成十稅一!
可這還是不夠!
國家需要錢運轉。
也可以說是資源。
而這個時代的生產力不足。
怎麼辦?
無非兩條路線。
搜刮富人或收割窮人。
畢竟錢不會憑空掉下來。
公孫劫選的是賺有錢人的錢。
所以他推行算緡。
家裡越富裕,交的越多。
可郭開不一樣。
他選擇搜刮窮人。
所以提出了口錢。
家裡頭有娃的都得交錢。
從3歲到14歲都要交!
每年交20錢!
差不多能買一石米!
看起來好像不多。
可要知道一戶基本兩三個娃。
加起來可不少了!
老者靠在屋簷下。
裹緊了身上的冬衣。
望著麵前的積雪,瑟瑟發抖。
“家裡頭連柴火也沒了。”
“我怕是也得賣兒賣女……”
“交不上口錢,就得為奴。”
“芻,你說我們是不是錯了?”
“建文君尚在時,不是這樣的。”
“咱們日子確實過的緊巴巴的。”
“可卻能夠吃飽穿暖。”
“麵對暴秦,也能守住疆土。”
“彆說了……”
老嫗芻抬手抹著眼淚。
是啊!
他們現在悔的腸子都青了!
可這世上沒有後悔藥吃。
公孫劫在時,他們不算富裕。
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可起碼能吃飽飯。
更不至於賣兒賣女。
他用自己的方法保護著他們。
可他們卻不懂得珍惜。
更不知報恩!
公孫劫貴為相邦。
家中卻隻有個啞奴。
衣食住行皆是從簡。
他們一年好歹能見到些油水。
可公孫劫卻鮮少吃肉。
他有食邑,也有官秩。
卻總是拿出來幫助貧戶。
這些事他們都看在眼裡頭。
可他們卻都習以為常。
覺得這些都是理所當然。
認為相邦就該這麼做!
可公孫劫走後,就都變了。
郭開的鐵拳無情落下。
將他們打的認清現實!
原來公孫劫是一心為他們好!
沒有什麼是理所應當的。
他們自己不信任公孫劫。
遭到報應也是理所應當!
“真想念建文君在的時候。”
“冬天時總會帶人送溫暖。”
“送些糲米,或是木炭。”
“現在想想,咱們真是畜生不如!”
“難怪會觸怒武安君……”
“他為咱們好,咱們還恨他。”
“仔細想想,還真怪不了他。”
“若真殺了秦王政,趙國早沒了。”
老者長歎口氣。
望著西麵。
有種說不出的酸楚。
其實很多人心裡都明白。
秦國質子不能出事。
公孫劫做的是對的。
隻是他們心裡都憋屈。
所以將怨氣撒給了公孫劫。
有時候好人就會被槍給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