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城下。
秦軍分左右列陣。
皆持兵戈,嚴陣以待。
王翦帶著短兵,登臨城牆。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將趙國王旗一劍斬斷。握著斷旗,朝著城牆甩出去。落在地上,揚起無數塵土。
玄鳥王旗立於邯鄲城頭。
隨著狂風,獵獵作響。
王翦站在王旗下。
麵向列陣的秦軍。
他沒有滔滔不絕的說些廢話。
“邯鄲城破,趙國已亡!”
“大秦萬年!”
“大秦萬年!”
“大王萬年!”
“大王萬年!”
秦卒激動的舉著兵器。
數名力士合力擂起戰鼓。
沉悶的號角聲響起。
所有秦卒同時高呼《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
伴隨著鼓聲號聲。
趙遷終於是緩步走出。
他光著膀子,下裳為素,反綁雙手,口中含玉。倡太後同樣著喪服,牽著頭羊羔,亦步亦趨跟在後麵。臉上滿是絕望和恐懼,眸中含淚。
以郭開為首的朝臣皆服衰絰(CUi、die),也就是所謂的喪服。胸前為粗麻布製成,頭、腰則綁白麻。無一例外,皆是赤足而行。有的已滲出血跡,卻無人敢脫離隊伍。
再往後就是趙國宗室子嗣,分左右而輿櫬(Chen)。輿為車,而櫬為棺槨。這些貴族隨車而行,扶著棺槨。一個個低著頭,走的也都相當慢。
這也算是周禮傳統。
亡國為凶禮,故素車白馬。國君肉袒麵縛,銜璧牽羊。而大夫衰服,士輿櫬。要知道國君和國家是一體的,國家被滅,也就意味著國君已死。這時候就要在嘴裡含著玉璧,代表著自身已死,所以走的也是喪禮流程。
……
走出城門。
趙遷雙眼含淚。
噗通聲跪在地上。
趙蔥跟著跪下,哽咽著仰天高呼,“嬴姓趙國第十世國君遷,向秦王跪地乞降。今獻上趙國王璽、輿圖、戶冊,跪請秦王護佑趙人!”
“跪請秦王護佑趙人!”
“跪請秦王護佑趙人!”
“……”
王璽,代表著王權。
輿圖,代表著疆土。
戶冊,象征著人口!
獻此三樣,就代表著徹底臣服!
沉悶的戰鼓聲越來越快。
軍旗狂舞。
戰陣瞬間變化。
六馬大車自後方緩緩駛出。
沿途而過,將士們皆是單膝跪下。
“大王萬年!”
“大王萬年!”
“大王萬年!”
“……”
聲浪如潮,滾滾而過。
趙高勒馬停下。
公孫劫先一步下車,此刻也是冠帶整齊,腰佩純鈞名劍。在他的攙扶下,秦王政也是走下馬車。
頭戴冕旒,著玄色常服。
他平靜抬起手來。
鼓聲、吼聲戛然而止。
秦軍將士遙望大王,很多人就隻能看到個背影。可這一刻全都是熱血沸騰,全身緊繃的遙望注視。隻覺得多年戍邊,都是值得的!
王如金烏,立於神樹。
更是秦國的太陽!
至高無上!
秦王政平靜而行。
最後走在趙遷麵前。
居高臨下的看著往昔仇敵。
眼眸冰冷,麵無表情。
彼時他尚質於趙,而趙遷雖貴為公子,卻是自幼頑劣,沒有德行。他總會召些頑劣的二代,在邯鄲城胡作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