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如今有公孫劫,簡直是如虎添翼。趙國好歹也是霸主,更有武安君李牧統率邊軍,先前多次力克擊退秦軍。可隨著公孫劫入秦,形勢急轉直下,短短一年就被破城滅國!
那燕國又能堅持多久?
……
……
邯鄲城外,秋風習習。
手握三尺木牘的秦吏正在指揮,田內則有諸多農夫苦乾。經過蝗災和旱災後,田裡麵連草都沒多少。
公孫劫此前親自坐鎮指揮,讓他們燒田堆肥。再將河中的淤泥挖出,平堆於田內。經過翻整後,才開始下種。
當然有人提出質疑。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對於質疑上吏的,皆判為亂化之民。正所謂法不留情,秦國可不會客氣。
公孫劫還將賑災與宿麥相連,給百姓提供糧食貸。允許他們用宿麥、菽黍或是勞役還款,可分五年慢慢還。
沒辦法。
秦國就沒有賑災的習慣。
昭王時期,秦國大饑。應侯範雎上書,希望昭王能開放五苑的棗子、橡實和蔬果,足以讓災民活命。可昭王斷然拒絕,因為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賞。開放五苑,那就是有功和無功的都能得賞,必將壞法生亂,破壞秦法運轉!
昭王去世後,才算有所好轉。可要讓秦國照顧百萬災民,提供一年的食物,那也不太現實。
所以公孫劫就想到這法子。
秦國貼補一部分食物。
剩下的由災民借貸。
等後麵五年慢慢償還。
“父親,這宿麥能成嗎?彆辛苦這麼長時間,啥也沒有,那還不如回家裡頭躺著咧。”
青年彎著腰小心播種。
一邊走,一邊埋怨。
老農則是寒著臉狠狠踹了他腳,將他直接踹翻在地,“你個蠢貨!若無公孫丞相,你早就餓死了。當初就是不信他的,結果遭逢旱蝗。幸虧乃公信他藏了些麩皮,所以勉強熬過去,你還敢質疑丞相?”
“是是是,我錯了……”
青年苦澀點頭,重新播種。老農現在就是公孫劫的鐵杆支持者,誰要敢質疑,上去就是兩巴掌。
他當初就是相信公孫劫,知曉其預言有旱蝗後,就藏了些糧食。村裡麵的人幾乎都餓死,就他們一家靠著麩皮活命!
秦國攻陷邯鄲,將勳貴豪右的土地全部收回。部分賞賜給立功的將士,還有些是給未來的封疆大吏所準備。其餘土地,則都被公孫劫分給無田的邯鄲良民。
公孫劫為此還編了句話。
打豪貴,分農地!
“君侯,現在宿麥都已種下。”劍客純站在旁邊,抬手道:“這段時間,邯鄲吏治清明。雖有些蠢笨的任俠反秦,卻不成氣候。都無需用到秦卒,邯鄲百姓爭相幫著捉拿。”
純是秦國劍客。
相傳曾師承蓋聶,秦王曾派他至趙國為間,在關鍵時刻帶人救了武安君李牧。因為武藝精湛,就先作為公孫劫的家將。畢竟他現在的身份地位擺在這,誰知道是否會有不長眼的來刺殺。
“嗯。”
公孫劫淡然點頭。
繼續視察農田。
大部分趙人都沒臉打招呼。
就當沒瞧見,悶頭乾活。
“丞相,丞相!”趙高慌亂跑來,氣喘籲籲道:“丞相,大王詔你即刻準備,返回鹹陽。王太後,病重!”
“什麼?”
公孫劫都愣了下。
趙姬要死了?
不對啊……
他記得趙姬在曆史上是十九年滅趙後,病逝於甘泉宮。難道他提前滅趙,間接導致趙姬死了?